时间: 2025-05-03 16:3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8:11
蜀锦桃绯,湘罗柳碧,紫丁香动参差。消几番寒,东风展尽芳菲。寻春只盼清明到,到清明能再多时。算句留自擘蛮笺,自熨新词。天涯总少流莺信,但鸦啼鹊噪,略解相思。况是雕梁,难容燕子栖迟。东栏倚尽斜阳影,有谁怜鬓已成丝。对芳尊万种温存,只有花知。
蜀地的锦绣呈现桃红色,湘水的罗绸显得柳绿,紫丁香花开得错落有致。经过几番寒冷的时节,东风终于吹拂,带来了满园的花香。我只希望春天能在清明时节到来,等到清明时再多待一会儿。算是把这几句留在了长长的纸笺上,自我写下新词。远方的消息总是少了黄莺的来信,只有乌鸦的啼叫和喜鹊的喧闹,略能解我思念之情。况且那雕梁画栋,是多么不容易让燕子停留。东栏倚靠着斜阳的影子,有谁来怜惜我已白的鬓发。对着花酒,满腹的温存,只有花儿最懂我的心情。
李慈铭,清代诗人,因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推崇。李慈铭在文学上有着广泛的涉猎,尤其擅长诗词,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无情的哀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情感需求。
李慈铭的《高阳台五首 其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首句以“蜀锦桃绯,湘罗柳碧”描绘出色彩斑斓的春景,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春天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与对春日的期盼,尤其是“寻春只盼清明到”,表达出他期待清明节的心情。
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情感逐渐转向忧伤,尤其是“天涯总少流莺信”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诗人在描绘春天的美好时,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易逝的哀伤。
整首诗在细腻的感情描绘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既有春天的希望,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春天的美丽,但在美丽的背后,蕴藏着对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蜀锦”指的是哪一地区的锦绣?
A. 四川
B. 湖南
C. 湖北
“天涯总少流莺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孤独与思念
C. 欢乐
诗中的“东栏倚尽斜阳影”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清晨的风景
B. 傍晚的温暖
C. 大雨滂沱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