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明后书怀

《清明后书怀》

时间: 2025-04-29 23:43:11

诗句

花气薰人动竹斋,贪春狂思若为裁。

蜂黏落絮飞还坠,燕认新巢去复来。

乱后精魂犹梦境,贫中风景剩诗才。

江山信美非吾土,怀抱何时得好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3:11

原文展示:

清明后书怀
作者: 陈庚〔元代〕
花气薰人动竹斋,贪春狂思若为裁。
蜂黏落絮飞还坠,燕认新巢去复来。
乱后精魂犹梦境,贫中风景剩诗才。
江山信美非吾土,怀抱何时得好开?

白话文翻译:

春花的香气熏人,竹斋也因此变得生动,
我贪恋春天的美景,心中狂思难以自已。
蜜蜂黏附着飘落的柳絮,飞舞着又再次坠落,
燕子在新巢中筑巢又归来、再离去。
乱世之后,心中的精魂仍如梦境,
贫困中看见的风景只剩下诗才。
江山虽美,却不是我的故土,
我何时才能放开心怀,得以畅快生活?

注释:

  • 花气:花的香气。
  • :熏,熏陶、感染。
  • 竹斋:竹制的书房。
  • 贪春:贪恋春光。
  • 狂思:疯狂的思念。
  • 蜂黏落絮:蜜蜂粘附着飘落的柳絮。
  • 精魂:灵魂、精神。
  • 乱后:动乱之后。
  • 贫中:在贫困之中。
  • 江山信美非吾土:祖国的山河美丽,但不是我的故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庚,元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故土的思念,反映了他在动乱时代的困惑与无奈。

诗歌鉴赏:

《清明后书怀》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前两句描绘春天的气息,透出一种生动与活力,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蜂与燕的动态,传递出一种生命的流动与变化,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忧伤,特别是“乱后精魂犹梦境”一句,深刻揭示了在战乱后的迷茫与无助。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气薰人动竹斋——春花的香气使人陶醉,竹斋显得生机勃勃。
  2. 贪春狂思若为裁——贪恋春天的美景,心中思念如狂。
  3. 蜂黏落絮飞还坠——蜜蜂粘附着落下的柳絮,飞舞着又回到地面。
  4. 燕认新巢去复来——燕子在新巢中出入,来去自如。
  5. 乱后精魂犹梦境——动乱之后,内心的灵魂仍然迷茫如梦。
  6. 贫中风景剩诗才——虽身处贫困,但依旧能从中发现诗意。
  7. 江山信美非吾土——虽然祖国山河美丽,但并不是我的故土。
  8. 怀抱何时得好开——我何时才能放开心怀,得以畅快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梦境”来形容内心的迷茫。
  • 拟人:描述蜜蜂和燕子的动作,使自然生动。
  • 对仗:如“去复来”,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在动乱时代的困惑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花:象征生命与希望。
  • 蜜蜂:象征勤劳与甜美。
  • 燕子:象征归属与温暖。
  • 梦境:象征迷茫与不安。
  • 江山:象征祖国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气薰人动竹斋”中的“薰”意为: a) 烧 b) 熏陶 c) 消散

  2. “江山信美非吾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土的热爱 b) 对故土的无奈与思念 c) 对故土的遗忘

答案

  1. b) 熏陶
  2. b) 对故土的无奈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春天的美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的作品,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比较,陈庚在对春天的描写中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更具历史厚重感。两者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出发点不同,情感基调也各异。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松 郴江迁客 冬暮寄裴郎中 苏小小墓 感怀 薛阳陶觱篥歌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秋日有寄 游江夏口 筹笔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谦避 哲母 包含危的词语有哪些 腾簇 如堕烟雾 空前未有 相庄如宾 口字旁的字 中庭麦 庙胜之策 危朗 积薪候燎 足字旁的字 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欠字旁的字 包含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