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33
吾生嗜游眺,登陟屐几两。
压脑萝葛扪,罥足蒺藜掌。
遇淖时灭葭,遘雨即衣穰。
隆冬走荆楚,方喜写尘鞅。
密雪兆丰稔,宿泽苏皋壤。
乘暮踏冰行,旅怀一排荡。
将作散工役,呜呜甫作响。
忽见折柬招,摄衣历阶上。
燔炰苦劝酬,谈谑剧复往。
执拂对逸民,焚舟敌真长。
峭壁矜突兀,长流争瀇瀁。
尚书松鹤姿,意度廓深广。
围炉坐相对,莹若晶玉晃。
未如杨朱蹴,已作田子傥。
大言惭覆瓶,小言不满盎。
投杯起循廊,且自穷物象。
凌坚鱼戢鳞,雪晶鹤失氅。
微痕露瓦棱,馀辉映门榜。
初月挂东檐,娟娟照疏朗。
梅噤待春开,石植要云养。
苦恋清逸景,焉能周胜赏。
扶阑纵远瞩,欲去意还强。
露立意稍怯,寒侵味转爽。
归路望江流,绕郭如绳枉。
家山不可见,夜梦发遐想。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33
吾生嗜游眺,登陟屐几两。
压脑萝葛扪,罥足蒺藜掌。
遇淖时灭葭,遘雨即衣穰。
隆冬走荆楚,方喜写尘鞅。
密雪兆丰稔,宿泽苏皋壤。
乘暮踏冰行,旅怀一排荡。
将作散工役,呜呜甫作响。
忽见折柬招,摄衣历阶上。
燔炰苦劝酬,谈谑剧复往。
执拂对逸民,焚舟敌真长。
峭壁矜突兀,长流争瀇瀁。
尚书松鹤姿,意度廓深广。
围炉坐相对,莹若晶玉晃。
未如杨朱蹴,已作田子傥。
大言惭覆瓶,小言不满盎。
投杯起循廊,且自穷物象。
凌坚鱼戢鳞,雪晶鹤失氅。
微痕露瓦棱,馀辉映门榜。
初月挂东檐,娟娟照疏朗。
梅噤待春开,石植要云养。
苦恋清逸景,焉能周胜赏。
扶阑纵远瞩,欲去意还强。
露立意稍怯,寒侵味转爽。
归路望江流,绕郭如绳枉。
家山不可见,夜梦发遐想。
我生性爱游玩观景,常常穿着木屐爬上高山。
头顶青苔,手摸野草,脚下却被刺草扎了掌心。
遇到泥泞的地方就把芦苇灭了,碰到下雨时就把衣服遮好。
在寒冬中走在荆楚的大地上,心里却恰好能写下尘世的悲欢。
厚厚的雪预示着丰收,宿泽的土壤滋养着苏皋的良田。
傍晚时分踏着冰雪前行,旅途的思绪如一阵荡漾。
正准备结束工作时,呜呜的声响突然响起。
忽然看到有人发来邀请,赶紧整理衣服走上台阶。
围坐在火炉旁,愉快的谈笑中又似乎回到了往日的剧院。
执着地对着逸民,焚舟的火焰仿佛敌不过真正的长久。
峭壁高耸而独特,长河奔流不息,争相湍急。
《尚书》的松鹤姿态,意境深远而广阔。
围坐在炉边面对面,火光如晶莹的玉石般闪烁。
不如杨朱那样踢球,却已然成为田子傥的身影。
大言让人羞愧,细言又难以满足。
举杯走在回廊,慢慢体味自然的万象。
在坚冰上翘起的鱼失去了鳞,雪地里失去外衣的鹤。
微微的痕迹映在瓦片上,余晖照亮了门上的匾额。
初月高悬在东檐,柔和的光照亮了稀疏的夜空。
梅花含苞待放,石头被云雾滋养。
苦恋这清幽的景色,怎能周全所有的美好?
扶着栏杆向远处眺望,想要离去的心情却依然强烈。
露水凝立心意稍显怯弱,寒冷渗透使味道更显爽口。
回家的路上望着江水,环绕城郭如同绳索。
家乡已不可见,夜里梦中又生遐想。
作者介绍:汪康年,清代诗人,以其清新洒脱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个人心境,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晚集之际,诗人借游兴抒发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展现游历的乐趣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人生的哲理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游历自然的乐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吾生嗜游眺”引入,表明诗人的性情与个性,接着以一系列生动的景象描绘了从登高远眺到沐雨踏雪的游历过程,细致入微,令人身临其境。
在描写过程中,诗人夹杂着对生活的哲思与对友谊的珍视,围炉的温馨与谈笑的愉悦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尤其在“执拂对逸民,焚舟敌真长”一句,表现了对逸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矛盾。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最后几句则将思绪带回故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眷恋,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清逸、高远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是在哪个季节进行游览的?
“执拂对逸民”中的“逸民”指的是?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