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岁杪吟

《岁杪吟》

时间: 2025-04-27 14:36:18

诗句

一日去一日,一年添一年。

饶教成大器,其那已华颠。

志意虽依旧,聪明不及前。

若非心有得,亦恐学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18

原文展示: 岁杪吟 邵雍 〔宋代〕 一日去一日,一年添一年。 饶教成大器,其那已华颠。 志意虽依旧,聪明不及前。 若非心有得,亦恐学神仙。

白话文翻译: 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一年又一年地增加。 即使能够成为杰出的人物,但那时也已经头发花白。 志向和意愿虽然依旧坚定,但智慧和理解力却不如从前。 如果不是内心有所领悟,恐怕也会去追求成为神仙。

注释:

  • 岁杪:年末。
  • 饶教:即使。
  • 大器:杰出的人物。
  • 华颠:头发花白。
  • 志意:志向和意愿。
  • 心有得:内心有所领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岁杪吟》是他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深刻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他已年迈,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有着深刻的体会。诗中表达了他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两句“一日去一日,一年添一年”直接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强调了岁月的不可逆转。接下来的两句“饶教成大器,其那已华颠”则进一步指出,即使能够成就非凡,但时间的流逝也会使人老去。后两句“志意虽依旧,聪明不及前”表达了作者对智慧衰退的无奈,而最后两句“若非心有得,亦恐学神仙”则表明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认为只有内心有所领悟,才能超越时间的限制。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体现了邵雍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日去一日,一年添一年”:直接描绘时间的流逝,强调岁月的无情。
  2. “饶教成大器,其那已华颠”:即使能够成就非凡,但时间的流逝也会使人老去。
  3. “志意虽依旧,聪明不及前”:表达了作者对智慧衰退的无奈。
  4. “若非心有得,亦恐学神仙”:表明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认为只有内心有所领悟,才能超越时间的限制。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一日去一日,一年添一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比喻:“华颠”比喻头发花白,形象地表达了老去的意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作者通过对时间的无情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意象分析:

  • “一日去一日,一年添一年”:时间的流逝,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
  • “华颠”:头发花白,象征着老去和生命的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华颠”指的是什么? A. 头发花白 B. 山顶 C. 华丽的发饰 D. 华丽的衣服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重视? A. 物质财富 B. 内心修养 C. 社会地位 D. 外在形象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相比,邵雍的《岁杪吟》更加注重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哲理思考。
  •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邵雍的《岁杪吟》更加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无情和人生易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岁杪吟》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帆后赋得二绝 校书叔遗暑服 火炉前坐 广江驿饯筵留别 饭僧 宿鸟远峡化台遇风雨 汉阳太白楼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怀初公 戏赠魏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汤的词语有哪些 蝇攒蚁附 军风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皮字旁的字 香火兄弟 丨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外大父 包含垩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再实之木根必伤 逆反 得饶人处且饶人 担肩胛 元邱校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