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39
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
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干。
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
年轻时初次做官的我,依然觉得仕途艰难。
战乱后经过的地方,风俗早已衰败。
灯下的砚台上,花影显得微弱,
漂浮在书页上的柳絮也显得干枯。
聊以充饥的膳食,微薄的俸禄只能维持早饭。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情境折射出唐代士人的艰难处境,尤其是在战乱后士人对于仕途和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齐己,唐代诗人,字子方,号惭愧居士,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43年。齐己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
本诗写于唐代中期,当时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士人们在仕途上面临重重困难。齐己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初任官职的无奈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衰败和个人的困境。
《送人赴官》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无奈的送别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将年轻仕人的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直接点明了主题:年轻的官员初入仕途,却感到如同行路般艰难。诗中提到“兵荒经邑里”,“兵荒”二字不仅反映了战乱的现实,也暗示了士人们在乱世中的苦闷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风俗久凋残”的描绘,表现了战乱对社会风俗的破坏,人民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又以细腻的意象表现生活的窘迫。“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干”,在描绘砚台和书卷时,既表现了生活的无奈,也隐含了个人的孤独和心情的沉重。最后,诗人用“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总结了自己微薄的收入和生活的艰辛,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士人面对的困境与无奈。整首诗在清新中带有沉重,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年轻仕人的困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无奈。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风俗衰败的无奈与忧虑。
诗中提到“年少作初官”,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乐观
C. 无奈
D. 自豪
“兵荒经邑里”中的“兵荒”是指什么?
A. 战争
B. 和平
C. 繁荣
D. 经济
“薄俸继朝餐”中的“薄俸”指的是什么?
A. 丰厚的收入
B. 微薄的工资
C. 高额的奖金
D. 生活的奢侈
可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首诗均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困苦与民生的艰难,但齐己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对仕途的感慨,而杜甫则更为宏观地描绘了国家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