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时间: 2025-05-06 19:20:41

诗句

云与渊明出,风随御寇还。

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0:41

原文展示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王安石

云与渊明出,风随御寇还。
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云彩从陶渊明的隐居地飘出,风则带着御敌的军队归来。篝火旁没有热火,蕙草帐子在冷清的山中显得格外孤寂。

注释

  • 云与渊明出:指云彩随着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而来。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和诗人,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风随御寇还:指自古以来风随骑兵而归,暗示了战争和艰难的生活。
  • 燎炉无伏火:篝火已经熄灭,没有余温,表达了孤独和寂静的情感。
  • 蕙帐冷空山:蕙草帐子在寒冷的空山中显得冷清,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提倡新法,富有政治理想。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自然真实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安石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感受。李叔时,王安石的朋友,亦是隐士,二人情谊深厚。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题定林壁怀李叔时》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了云和风的意象,云朵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连,风则带着战争的气息归来,暗示了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篝火的熄灭和蕙草帐的冷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中的意象交错,层次分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王安石以简练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与内心的失落,使人感受到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王安石的个性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与渊明出:云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映成趣,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的向往。
    • 风随御寇还:风的归来代表着动荡的现实,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关注。
    • 燎炉无伏火:意象中的篝火熄灭,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的消逝。
    • 蕙帐冷空山:蕙草帐在空山中冷清,暗示诗人在孤寂中思念友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云与风的描写,生动形象地体现了隐逸与战争的对比。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由与隐逸。
  • :代表着变幻与不安。
  • 篝火: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渊明”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王羲之
    • C. 司马迁
  3. 诗中“燎炉无伏火”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温暖
    • B. 寂寞
    • C. 欢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题定林壁怀李叔时》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前者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与现实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陶渊明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拄杖还僧 九日登辟支岩过丁元晖给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 予点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其六 再和宿囊山三首 赠陈起 杂咏一百首·铜雀妓 记杂画·□□□ 天基节口占二首 太守宋监丞新三先生祠刊二刘遗文以二诗纪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面受敌 酒舫 龙字旁的字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籍产 大气磅礴 遣词造句 韭字旁的字 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包含征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更待何时 画瓶盛粪 揎拳掳袖 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须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