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8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桃溪边不再悠然自得地停留,秋天的藕断了,无法再续。
当时在赤阑桥相约,如今却独自寻找黄叶铺成的路。
烟雾中青山层层叠叠,无数如画;雁阵背对着夕阳,红色正欲落下。
人如同风后飘入江中的云,情感如同雨后粘附在地上的絮。
作者介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尤其以婉约派为主。他的词风华丽而又情感细腻,常常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文人圈内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度探讨,词中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孤独感的对比。开篇以“桃溪不作从容住”引出主题,表达了对往昔宁静时光的渴望与叹息。接着提到“秋藕绝来无续处”,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寓意深刻。
“当时相候赤阑桥”一句中,赤阑桥成为两人相聚的象征,而“今日独寻黄叶路”则突显了独自一人的孤独与失落。这种时空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使得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愈发显得沉重。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描绘出一幅烟雾缭绕、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却又透出一丝凄凉。最后以“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结束,既描绘了人的孤独与漂泊,也表明了情感的细腻与无奈。整首词在情感上波澜起伏,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孤独的感慨,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索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桃溪”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孤独的旅程
C. 未来的希望
“秋藕绝来无续处”中的“绝”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希望
诗中提到的“雁背夕阳红欲暮”反映了怎样的情景?
A. 美好时光的延续
B. 离别与孤独
C. 新的开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