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2
宴清都(中吕)
作者:周邦彦 〔宋代〕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地方,环境寂静,没有钟鼓的声音。残存的灯光已经熄灭,漫长的夜晚让人倍感疲倦。寒风如刀,吹断了花梗,风翻动着暗雪,洒落在窗户和门口。宾客如鸿雁一般随意地谈论着书信,经过千山万水的情感纠葛。此时才相信庾信的愁苦太多,江淹的悲恨必须赋诗表达。文人园地凄凉病重,古琴声刚一拨动,先前的音韵已显苦涩。淮山的夜月,金城的暮草,梦中的魂魄渐渐飘去。秋霜一半映入清镜,叹息着眼泪全都移向了旧地。更久没有见到文君,归来时是否还能认得?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逸,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擅长婉约派词风,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句著称。他的词常常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周邦彦晚年,可能是因感受到人生的孤寂和对昔日友人的思念而作。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叹。
《宴清都》是一首充满孤寂与愁苦的词作,周邦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文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奈。开篇以“地僻无钟鼓”引出整个环境的寂静,暗示了内心的孤独。词中多次运用意象,如“寒吹断梗”、“风翻暗雪”,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严寒的气候,也象征了心灵的创伤。特别是“宾鸿谩说传书”,传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渴望,而“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则进一步揭示了文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秋霜半入清镜”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一句“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更是点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安。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文人孤独境遇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情感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文人面对孤独和失落的无奈与痛苦,强调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友人的牵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地僻无钟鼓”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寒吹断梗”中的“寒”指代什么?
庾信和江淹在诗中分别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宴清都》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词作的深意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