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5:39
浣沙溪(黄钟)
日薄尘飞官路平。
眼前喜见汴河倾。
地遥人倦莫兼程。
下马先寻题壁字,
出门闲记榜村名。
早收灯火梦倾城。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情景。夕阳西下,尘土飞扬,官道平坦无阻。眼前看到汴河的水流潺潺,令人心生喜悦。地势遥远,旅人疲惫,不再赶路。先下马来寻找墙上的题字,出门时悠闲地记下村庄的名字。天色渐晚,早早点起灯火,梦中回想那繁华的城池。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词人,词风清丽,擅长描写离愁别绪和风景。其作品多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情景交融,富有音乐感。
《浣沙溪》创作于周邦彦游历之时,表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的汴河,承载着他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周邦彦通过诗歌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珍重。
《浣沙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旅途中所见的景色,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家乡的思念。开篇“日薄尘飞官路平”,即刻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自然的旅途氛围,伴随着夕阳的余晖,尘土飞扬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岁月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接着“眼前喜见汴河倾”,表达了诗人看到汴河的惊喜与感动,水流的倾斜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地遥人倦莫兼程”,在旅途的疲惫与地理的遥远中,诗人选择放慢脚步,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从容态度。通过“下马先寻题壁字”,诗人表现了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题字的寻觅让这段旅途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探索。最后“早收灯火梦倾城”,诗人以灯火与梦境结束,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对繁华生活的渴望,给人以温馨而又富有希望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自然风光与心境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与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旅途中的思考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中“日薄”指的是:
A. 太阳刚升起
B. 太阳即将落下
C. 日照强烈
D. 白昼漫长
“下马先寻题壁字”中的“题壁字”是指:
A. 墙上的字迹
B. 书本上的字
C. 饭店的菜单
D. 田里的字
诗中表现旅人疲倦的句子是:
A. 地遥人倦莫兼程
B. 早收灯火梦倾城
C. 眼前喜见汴河倾
D. 日薄尘飞官路平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周邦彦的《浣沙溪》更侧重于对旅途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洒脱的情怀。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