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8:04
原文展示:
赠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识 赵蕃 〔宋代〕
使君何苦向宜州,应为涪翁句法留。 铜柱宁兴跕鸢叹,金华要遂牧羊求。 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 我亦学诗穷未达,是中得处可闻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使君何必苦苦前往宜州,应该是为了留下涪翁的诗句法度。铜柱之地岂能引发跕鸢的哀叹,金华之地应当追求牧羊的理想。壮年时先要巩固根本,老年时再重新卷起波澜。我也学习诗歌但尚未达到通达,这其中得到的启示可以听闻吗?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东山,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与陆游、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家”。此诗是赵蕃赠给马奉先的,表达了对马奉先的敬意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得知马奉先已病重且两人未曾相识的情况下所作,表达了对马奉先的敬意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马奉先的敬意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赵蕃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一句,表达了赵蕃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即在壮年时期要巩固基础,到老年时期再展现诗文的气势和变化。这种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赵蕃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马奉先的敬意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通过对比宜州和金华的不同地势和环境,以及对壮年和老年时期的诗歌创作的看法,展现了赵蕃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赵蕃在诗中提到的“涪翁”是指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诗中的“铜柱”和“金华”分别比喻什么? A. 宜州和金华的地势 B. 艰难困苦和隐逸生活 C. 铜柱山和金华山 D. 宜州和金华的环境
赵蕃在诗中提到的“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在壮年时期要巩固基础,到老年时期再展现诗文的气势和变化 B. 在壮年时期要追求隐逸生活,到老年时期再展现诗文的气势和变化 C. 在壮年时期要巩固基础,到老年时期再追求隐逸生活 D. 在壮年时期要追求隐逸生活,到老年时期再巩固基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