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1:02
原文展示: 慈子为牛真自取,逢分卧箦亦何哉。我今病落无多恨,况复终同短发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因慈爱子女而自讨苦吃,真是自找的;遇到分隔时,躺在草席上又能怎样呢?我现在病痛缠身,并没有太多怨恨,何况最终也会和短发的生命一同消逝。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流传后世。该诗反映了诗人对病痛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诗人可能因病痛而作此诗,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病痛和生命的深刻思考。首句“慈子为牛真自取”,以“慈子为牛”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因慈爱子女而自讨苦吃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次句“逢分卧箦亦何哉”,进一步以“逢分卧箦”的意象,表达了处境艰难时的无奈和淡然。后两句“我今病落无多恨,况复终同短发埋”,则直接抒发了对病痛的淡然态度和对生命消逝的接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总结诗歌的中心思想,诗人通过对病痛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淡然的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慈子为牛”的比喻表达了什么? A. 因慈爱子女而自讨苦吃 B. 因慈爱子女而得到幸福 C. 因慈爱子女而变得坚强 答案:A
诗中“逢分卧箦”的意象描绘了什么? A. 处境艰难时的无奈和淡然 B. 处境顺利时的喜悦和满足 C. 处境艰难时的愤怒和反抗 答案:A
诗中“我今病落无多恨”表达了诗人对病痛的什么态度? A. 强烈的怨恨 B. 淡然的态度 C. 无奈的接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