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花落

《花落》

时间: 2025-05-04 03:35:00

诗句

迎风啸未已,和雨落穀穀.千枝与万枝,不如一竿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5:00

原文展示

迎风啸未已,
和雨落穀穀千枝与万枝,
不如一竿竹。

白话文翻译

迎着风呼啸的声音还未停息,
细雨轻轻落下,千枝万枝在雨中摇曳,
却不如那一竿竹子来的坚定。

注释

  • :指呼啸声,这里形容风声。
  • 穀穀:形容雨声细腻,轻轻落下的样子。
  • 竿竹:指竹子,这里象征坚韧与刚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不拔的品格。竹子在诗词中常用来表达作者的志向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士衡,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对稳定与坚韧的渴望,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花落》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开篇的“迎风啸未已”,展示了风的狂烈与不羁,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而“和雨落穀穀千枝与万枝”,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自然界的细腻与丰富。这里的雨声与枝叶的摇曳,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表明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生命依然在努力生长。

然而,诗人最终以“却不如一竿竹”作结,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唯有竹子那种挺拔、坚韧的品质才是最可贵的。这不仅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呼唤,也是一种对理想与价值观的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迎风啸未已:描绘风声未停,暗示生活的动荡。
  2. 和雨落穀穀千枝与万枝:细腻描写雨落的声音,呈现自然之美。
  3. 不如一竿竹:强调竹子的坚韧,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坚韧的品格,暗含人生哲理。
  • 拟人:风啸与雨声的人性化描写,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在动荡与变化中,坚韧与高洁的精神是最为可贵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反思,诗人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 :象征生命的细腻与滋润。
  • :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迎风啸未已”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雨
    • B. 风
    • C. 雪
  2. “不如一竿竹”中,竹子象征什么?

    • A. 高洁
    • B. 脆弱
    • C. 繁华
  3. 本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 A. 白居易
    • B. 卢士衡
    • C. 李白

答案

  1. B. 风
  2. A. 高洁
  3. B. 卢士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卢士衡的《花落》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但侧重点不同,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卢士衡的《花落》,并从中体会到诗歌的哲理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袁州州学记 忆钱塘江 秋晚悲怀 读长恨辞 残叶 乡思 子夜歌(和尚友) 蝶恋花 汉东楼 鄜延凯歌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罢工 絶蹯 坠茵落溷 都廻 积德累善 包含孺的成语 佣中佼佼 靑字旁的字 才气无双 四字头的字 剪开头的成语 龍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望风而降 皿字底的字 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抑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