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5:17
原文展示:
刘忠显挽词 张嵲 〔宋代〕
视死如归士,捐躯徇国臣。 杀身虽一概,为义岂无因。 孔墨休相并,张南仅比伦。 微公今史上,死节定何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面对死亡如同回家一般从容的勇士,舍弃生命为国家献身的臣子。牺牲生命虽是一样,但为了正义岂会没有原因。孔丘和墨子不能相提并论,张南只能与之相比。如果没有您,在今天的历史记载中,坚守节操的人将会是谁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忠君爱国之情,风格沉郁顿挫。这首诗是为纪念某位忠臣而作,表达了对这位忠臣的崇高敬意和对其牺牲精神的赞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最终为国捐躯的忠臣而作,反映了作者对忠臣精神的推崇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颂了一位忠臣的牺牲精神和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首句“视死如归士,捐躯徇国臣”直接描绘了忠臣面对死亡的从容和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其英雄气概。后句通过“孔墨休相并,张南仅比伦”的对比,强调了这位忠臣的独特和不可替代性。最后两句“微公今史上,死节定何人”则表达了对这位忠臣的深切怀念和对后世影响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忠臣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忠臣的牺牲精神和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强调了忠臣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表达了对忠臣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张嵲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视死如归”形容的是什么? A. 面对死亡的恐惧 B. 面对死亡的从容 C. 面对死亡的逃避 D. 面对死亡的犹豫
“孔墨休相并”中的“孔墨”指的是? A. 孔子和墨子 B. 孔明和墨翟 C. 孔融和墨子 D. 孔丘和墨翟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