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7:11
原文展示:
南渡年来两鬓霜,牡丹芍药但他乡。即从江水浮淮水,便上维扬向洛阳。
白话文翻译:
自从南渡以来,岁月流逝,两鬓已生白发,尽管牡丹和芍药盛开,却只能在异乡欣赏。我计划从江水乘船经过淮水,然后前往扬州,最终向洛阳进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生活在南宋初年,经历了宋室南渡的历史变迁。曾几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感受和自然景物,反映了南宋初年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曾几南渡后的生活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的“南渡年”指的是宋室南渡至临安的历史事件,而“两鬓霜”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异乡看到牡丹和芍药,虽然美丽,却无法消除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计划返回故乡或向往之地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南渡后的复杂情感。首句“南渡年来两鬓霜”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和经历,透露出一种沧桑感。次句“牡丹芍药但他乡”用美丽的花卉来反衬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奈。后两句“即从江水浮淮水,便上维扬向洛阳”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和向往,希望通过旅行来缓解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南渡后的生活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南渡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 宋室南渡至临安 B. 宋室北伐 C. 宋室迁都开封 D. 宋室与金国和谈
诗中的“两鬓霜”用来比喻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健康 D. 疾病
诗中的“牡丹芍药但他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异乡的喜爱 C. 对花卉的欣赏 D. 对旅行的向往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