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7:52
原文展示:
喜天游二十一兄至毫社时同叔夏十六兄作 曾几 〔宋代〕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数。 城中人不见,百里等燕楚。 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东风送兄来,下马逼三鼓。 迎门闹儿童,罗拜欣欲舞。 花枝应亦喜,红幞已微吐。 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 别离何足云,千载成仰俯。 要知静中趣,回视今孰愈。 焚香默自照,下此一转语。 铃阁老师兄,当为君去取。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高处眺望南都,城墙上的雉堞仿佛可以一一数清。 城中的居民看不见,百里之外如同燕楚之地。 我不畏惧简牍文书,自嘲谁又能束缚我。 东风送来了兄长,下马时已是深夜三更。 门前儿童欢闹迎接,围绕着兄长欢欣欲舞。 花枝似乎也在欢喜,红色的花苞微微吐露。 姑且以文字为酒,洗去别离的苦楚。 别离之事何足挂齿,千年之后不过仰俯之间。 要知道静中的趣味,回首看今人谁能超越。 焚香静坐自我反省,说出这番转语。 铃阁中的老师兄,应当为你去取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固,号梅山,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迎接兄长时所作,表达了对兄长的喜悦和对别离的淡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几在迎接兄长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兄长的深厚情感和对别离的超然态度。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重逢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起点,通过对城墙、东风、花枝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喜悦的氛围。诗中“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等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别离的淡然和对文字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兄长的喜悦和对别离的淡然态度。通过登高望远、东风送兄、花枝欢喜等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喜悦的氛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俗束缚的无奈 B. 对世俗束缚的超然 C. 对世俗束缚的恐惧 D. 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诗中“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中的“文字饮”是什么意思? A. 以文字为酒 B. 以文字为食 C. 以文字为乐 D. 以文字为药
诗中“别离何足云,千载成仰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什么态度? A. 对时间的恐惧 B. 对时间的超然 C. 对时间的珍惜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