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0:39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在邗沟上,我的母亲在身边;
留在家中的是那白色的绢帛阴影。
月光明亮时,听到杜鹃的啼叫,
无论南北,大家都牵挂着母亲的情感。
杜鹃啼血的传说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杜鹃的鸣叫常被用来象征悲伤和思念,尤其是在离别的场合。这首诗通过杜鹃的声音,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来增强国家力量。他的诗词多反映了其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风格简练而深刻。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身处邗沟时,可能是在他离开母亲、外出任职的时刻,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责任感。
《将母》是一首充满真情的思母之作。全诗简洁而意深,开头两句“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勾勒出诗人对母亲的依恋与眷恋,既有地理的具体描绘,也有情感的深沉流露。白色的绢帛在这里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母爱的温暖与宁静。
接下来的“月明闻杜宇”,在月光的照耀下,杜鹃的啼叫声犹如思念的音符,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将杜鹃的叫声与思母的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令人心生共鸣。
最后一句“南北总关心”则揭示了情感的普遍性,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而是对天下母亲的共同关切,表达了诗人对人情的深刻理解与关怀。这首诗不仅是对母爱的颂扬,也是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将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杜宇”是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