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54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聪明的人喜欢掩饰自己,更何况知道我与他相匹敌的人。
每一次出行都在后悔这样做,所见之事定然是万分之一的事情。
我并不想攻击你的短处,只想讨论这个世界的错误。
辛勤耕作却抛弃自己的田地,辛苦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此诗反映了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可能涉及了当时士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的探讨。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和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提倡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作品多涉及国家、社会及人生哲理。
本诗写于王安石变法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寓言六首》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明者好自蔽”,即聪明之人往往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能力,这反映了士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困惑,强调自身的局限性,指出“所见定万一”,每个人的理解与判断往往是片面的,容易导致误解或错判。诗中的“不求攻尔短”,表明了诗人并非要对他人进行攻击,而是希望通过讨论来揭示社会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其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最后一句“耘而舍其田”,更是直指现实,辛勤耕作但放弃了自己的土地,这不仅在字面上体现了对农田的重视,更在隐喻着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王安石通过这首诗,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不应忽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责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个人的责任与社会的联系,强调在追求个人理想时应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
选择题: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明者”指的是哪类人?
A. 聪明的人
B. 愚蠢的人
C. 懒惰的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耘而舍其田”反映了对___的思考。
判断题:诗中“每行悔其然”表示诗人对自己选择的满意。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