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山行 其二

《春日山行 其二》

时间: 2025-05-11 20:11:04

诗句

石势趋丹壑,钟声隐翠微。

穿云篱笋直,带露药苗肥。

香麝游樵径,春锄立钓矶。

正看农务急,闲客亦来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11:04

原文展示:

春日山行 其二
作者: 齐召南 〔清代〕

石势趋丹壑,钟声隐翠微。
穿云篱笋直,带露药苗肥。
香麝游樵径,春锄立钓矶。
正看农务急,闲客亦来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山行景象。山石的势态朝着红色的山谷倾斜,远处的钟声隐约传来,混合在青翠的山中。云层穿过篱笆,竹笋直立生长,沾满露水的药苗也格外丰腴。香麝在樵夫的小路上游走,春天的锄头在钓鱼的石岸上安放着。此时正是农事繁忙的季节,然而来游玩的客人却很稀少。

注释:

  • 石势:指山石的形势。
  • 丹壑:红色的山谷,可能指春天的色彩。
  • 钟声隐翠微:钟声在山间隐约可闻,翠微指青翠的山色。
  • 穿云篱:指竹子穿过云层,形成一道篱笆。
  • 药苗:指药用植物的幼苗。
  • 香麝:指麝香,常用作香料。
  • 游樵径:樵夫行走的小径。
  • 春锄:春天用来锄地的工具。
  • 钓矶:指钓鱼的石岸。
  • 农务急:指农活繁忙。
  • 闲客:指游玩的客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它反映了清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农耕文化和人们对自然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召南,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恬淡,注重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作者可能在春日的山中游览时产生灵感,意在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农事繁忙的图景,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诗歌鉴赏:

《春日山行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天山间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头的“石势趋丹壑,钟声隐翠微”将读者带入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动气息的自然画卷。钟声的隐约传出,似乎在向游人传递着春天的柔和与温暖。接下来的“穿云篱笋直,带露药苗肥”,通过对竹笋和药苗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丰饶与希望。香麝在樵径上游走,暗示着自然的灵动与和谐。最后一句“正看农务急,闲客亦来稀”,既反映了农人忙于春耕的现实,也隐含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富有生机和宁静的春日山行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农耕生活的关注,既是清代诗人的普遍主题,也是齐召南个人创作的鲜明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势趋丹壑:山石的形态朝着红色的山谷倾斜,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2. 钟声隐翠微:钟声在青翠的山中隐约可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穿云篱笋直:竹笋直立,穿过云层,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4. 带露药苗肥:带露的药苗丰腴,突出春天的丰收景象。
  5. 香麝游樵径:香麝在樵夫的小路上游走,体现出自然的灵动。
  6. 春锄立钓矶:春天的锄头安放在钓鱼的石岸上,暗示着农耕与休闲的交织。
  7. 正看农务急:此时正是农事繁忙的季节,反映现实生活的急迫。
  8. 闲客亦来稀:游玩的人很少,表示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穿云篱笋直,带露药苗肥”,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拟人:如“香麝游樵径”,赋予自然生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山水的细致观察与热爱,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农事繁忙中渗透的宁静与闲适,体现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石:象征稳重与自然的伟大。
  • 钟声:象征宁静和内心的寄托。
  • 竹笋:象征生长与希望。
  • 药苗:象征丰收与生命的延续。
  • 香麝: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美好。
  • 春锄:象征勤劳与生活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钟声隐翠微”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
    B) 宁静
    C) 繁忙
    D) 荒凉

  2. “香麝游樵径”中的“樵径”指的是什么? A) 渔夫的路
    B) 樵夫的路
    C) 农夫的路
    D) 游客的路

  3. 整首诗主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D) 对古代文化的追溯

答案:

  1. B) 宁静
  2. B) 樵夫的路
  3.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齐召南的《春日山行 其二》均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静谧与孤独,而齐召南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齐召南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鲁山李明府 山中老僧 永安寺照上人房 送闻上人游嵩山 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韦晤宅听歌 与洪孺卿自梁州回途中经骆谷见野果有闽中悬壶子…闽人 自南山却赴京师,石臼岭头即事寄严仆射 题秦岭 睹亡友题诗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抒情诗 鬲字旁的字 说开头的成语 刀锯斧钺 撞府冲州 隐现 钳制 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颓波 神机莫测 硕公 豕字旁的字 孜开头的成语 得人为枭 必由之地 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