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6:34
霜晓无轻颸,长淮净如眼。
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
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
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
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
长啸指沧浪,濯缨湔我裳。
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
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产。
沈痼迫衰迟,求田咄何晚。
神丸傥驻延,投此寄余年。
凿室邻杨氏,然薪系太玄。
清晨的霜降之际,微风轻拂不见,长江水面清澈如眼睛般明亮。我邀请你一起游览南山,感觉到老子的兴致并不浅。没有走千步桥,而是飞渡一只小渔船。在江流的中间,鼓起白色的桨,鲤鱼和鳙鱼惊慌地跳跃。禅宗的老者招待游客,匆匆问询他们的行程。千里之外的京城,轻松地乘马而去。长啸指向滔滔江水,洗净衣服以清凉的水浸泡。朱门外的裙摆在地上拖曳,槐树和柳树自成一派。多年被困于靴子板上,未能进入中人之境。沉闷的病痛逼迫着衰老,播种土地的时机何时才算晚。神仙的丹药或许能驻留,愿在此处安度余生。凿室邻近杨氏,烧薪火焰连接着太玄。
作者介绍:贺铸,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诗人,以词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贺铸游览盱眙南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当时,贺铸正面临人生的困境和身心的疲惫,游览南山成为他暂时逃离世俗烦恼的方式。
《游盱眙南山示杨介》是一首抒情山水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全诗以游山的视角展开,通过描写清晨的霜降、清澈的长江、悠然的船行,展现了山水的优美和宁静。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宁静下来,内心的烦恼与困扰似乎得到了暂时的释放。
诗中提到的“老子兴不浅”,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认为在自然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而“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水中生物的活泼与生命的勃勃生机,进一步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另外,诗中提到的“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向往,表现了他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渴望。在“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的描写中,诗人用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山水的自然美和生活的雅致。
全诗最后提到的“神丸傥驻延,投此寄余年”,反映了诗人对长生不老和寄情山水的向往,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贺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贺铸对道家思想的赞同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老子兴不浅”中的“老子”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诗人希望在诗中表达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游盱眙南山示杨介》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对自然的向往。李白在《庐山谣》中展现了对庐山的崇高景仰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贺铸则在南山的游览中,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却各自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