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28
凤麟自古待明时,虮虱何堪论是非。可是首阳可埋骨,争知人怨首阳希。
自古以来,凤和麟都只愿等待明君的出现,而虮虱这样的低贱之物又怎能谈论是非?不过,首阳山虽可埋葬尸骨,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对埋葬在首阳山的人心怀怨恨。
首阳山是古代传说中的名山,常与隐士、安息等意象结合。凤麟作为神兽,象征着理想中明君的出现。诗中提到的虮虱则与凤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小人和低贱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无足轻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时事的批评,他的诗风多以简练而深刻著称。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反思现实,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小人之辈的轻视。
《咏史》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凤麟与虮虱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历史中英雄与小人的辩证关系。开篇以“凤麟自古待明时”引入,表明真正的英雄人物只愿在明君之下施展才华,等待历史的机遇。而与之形成对比的虮虱,则是历史长河中不值一提的小人,它们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历史的进程,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感和洞察力,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可是首阳可埋骨”,暗示即使是隐士也可能有归宿,但“争知人怨首阳希”却展现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既有敬仰也有怨恨。这种情感的对立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张力,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人心的探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咏史》中的“凤麟”象征什么?
A. 小人
B. 英雄
C. 普通人
D. 兽类
诗中提到的“虮虱”主要用来表示:
A. 高贵
B. 低贱
C. 忍耐
D. 隐士
“可是首阳可埋骨”中的“首阳”是指:
A. 一座山
B. 一个国家
C. 一位君主
D. 一种动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