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0:07
善得于心皆实有,本根植立已无亏。
美而且大并神圣,熟后工夫出不期。
内心的善良将真实地展现出来,根基扎实而不受损。
既美丽又伟大的事物是神圣的,经过熟练的努力,成果往往超出预期。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文学史上以其简练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社会的美德,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善信美大》创作于宋代,正值儒学复兴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内心善良和外在美德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和美的重视。
《善信美大》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善得于心皆实有”强调了内心的善良是事物真实的基础,这种内在的善良是人品的体现。接下来的“本根植立已无亏”则进一步强调,只有根基扎实,才能在面对外界的挑战时不至于动摇。这种思想契合了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的理念,表现出了作者对内在道德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美而且大并神圣”则引入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既然内心的善良可以展现出真实的美,那么这种美必然是伟大而神圣的,因为它源于内心的纯净和努力的实践。最后的“熟后工夫出不期”,说明经过不断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反映出勤奋和智慧的结合。
整首诗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强调了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诗人通过对美的描绘,呼唤人们关注内心的修养,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善信美大》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熟后工夫”指的是什么?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普的《善信美大》更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而《静夜思》则侧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象呈现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