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5:23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裴都护的将领即将出征的情景。征马在路上飞奔,城中的秋月正好圆满明亮。希望单于不要靠近边塞,而都护则准备抵达边境。汉朝的驿站传来烟火的气息,而胡人的沙漠地区却缺乏水源。要想成功,就必须在战斗中取得胜利,不必在战斗上耗费多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颢(704年-754年),字颢之,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备受推崇。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边塞、人生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之际,诗人通过送别将领的场景,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将领出征的祝福与期许。诗中反映了唐代国力强盛但边疆压力依然存在的复杂局面。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诗人对边防将领的关心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诗开头以“征马去翩翩”描绘出出征的紧迫感,马匹轻快地奔赴前线,象征着将领的决心与勇气。接下来的“城秋月正圆”,则巧妙地与征战的场景形成对比,给人一种宁静与动荡交织的感觉。
“单于莫近塞”,直接表明了敌人对边境的威胁,表达了诗人对将领的期望,希望他能成功守卫边疆。而“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则描绘出汉朝驿站的繁荣与胡人沙漠的荒凉,反映出两种文化与生存状态的对立。
最后两句“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不仅展现了将领的抱负,也流露出对战斗结果的不确定性,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不易。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边防将领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将领出征的祝福、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以及对战争结果的不确定性。诗中充满了对边防将领的期待与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A. 汉族
B. 匈奴
C. 蒙古
“征马去翩翩”中的“翩翩”主要指什么?
A. 马的速度很快
B. 马的状态轻快
C. 马的数量很多
诗中提到的“都护”是指什么?
A. 边防将领
B. 文官
C. 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崔颢的《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为边塞诗,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将领的关心和战斗的期待,而后者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壮志豪情。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在边塞题材上的多样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