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洗脚亭

《洗脚亭》

时间: 2025-04-26 20:12:26

诗句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2:26

原文展示: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道路通向姑熟,洪亭临近道路的旁边。
前面有一口古老的井,下面有一张五丈长的床。
樵女正在洗涤她的素足,行人则在这里歇息,金装闪烁。
向西望去,是白鹭洲,芦花如同晨霜般洁白。
在此送君离去,回首时泪水流成行。

注释:

  • 姑熟:地名,指姑熟镇,位于今江苏省。
  • 洪亭:大亭子,古代常用于休息的场所。
  • 昔时井:指的是古老的井,象征着历史和记忆。
  • 五丈床:五丈长的床,可能是指供人休息的长榻。
  • 樵女:砍柴的女子,代表自然与生活的朴素。
  • 洗素足:指樵女在水中洗脚,表现出清新与自然的意象。
  • 金装:指行人的华丽装束,形成与樵女的对比。
  • 白鹭洲:地方名,意象优雅。
  • 芦花似朝霜:形容芦花的洁白,如同早晨的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生于盛唐时期,以豪放洒脱的个性和高超的诗才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友情、酒、人生等主题,尤其以豪放的个性和浪漫的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洗脚亭》创作于李白的游历途中,可能是在一次旅途中遇到的情境。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洗脚亭,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洗脚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抒情诗。诗的开篇以“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白色的道路和亭子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接下来,诗人通过“樵女洗素足”这一细节,展现出生活的简单与纯净。樵女的形象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感,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人情的温暖。

“行人歇金装”对比了樵女的朴素与行人的华丽,暗示了不同社会层面的交融,折射出李白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洞察。而“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令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增添了几分清冷的美感。

最后两句“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泪水的流淌象征着深厚的情谊与离别的痛苦。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真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李白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道向姑熟:描绘出一条通往姑熟的白色道路,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2. 洪亭临道傍:亭子坐落在路边,增添了场景的生活气息。
  3. 前有昔时井:古井的存在让人有了历史的联想,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4. 下有五丈床:长床的设置提供了休息的场所,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
  5. 樵女洗素足:樵女的形象清新自然,体现了生活的朴实与美好。
  6. 行人歇金装:行人的华丽装束与樵女的素雅形成鲜明对比。
  7. 西望白鹭洲:引入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的视野与心境。
  8. 芦花似朝霜:比喻芦花的洁白,增添了诗的意境和视觉美感。
  9. 送君此时去:表达了送别的情景,情感逐渐升华。
  10. 回首泪成行:离别的痛苦与情感的流露,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芦花似朝霜”,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在离别之际所流露出的深厚情感,展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道:象征着旅途与人生的道路。
  • 洪亭:代表着人们的聚集与交流。
  • 樵女:象征着纯朴与自然。
  • 白鹭洲:象征着宁静与优雅。
  • 芦花:象征着清新与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道向姑熟”中的“白道”指什么? A. 一条白色的道路
    B. 一种情感
    C. 一种花卉

  2. “樵女洗素足”中“素足”是什么意思? A. 脚上穿着鞋
    B. 光脚
    C. 穿着华丽的鞋

  3. 最后一句“回首泪成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离别的伤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洗脚亭》与杜甫《月夜忆舍弟》: 李白的《洗脚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情感的流露,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关怀,二者在情感上均有共鸣,但表达方式及意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洗脚亭》这首诗的美和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春情 逸人歌赠李山人 金牌坑地中得古窑器 乌驻道中 次韵 其一 次韵 漫兴用郭羲仲韵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 分题龙门 偈二十七首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周贫济老 龙字旁的字 包含哼的词语有哪些 顺遂 包含姐的词语有哪些 款学寡闻 短褐椎结 牿害 反攻倒算 鼎吕 赃械 生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死而复苏 韭字旁的字 学有专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