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6:41
《梦芙蓉》
戊辰闰五月十七日,同涧宾泛舟山塘有赋
——戴延介
远天云点墨。趁青蘋风起,白鸥迎楫。
一层塔影,浮动卧龙活。空濛山翠泼。
眉痕黛远吹碧。绿净玻璃,看画桡划破,
燕瘦飐波立。无多雨丝烟叶。笛竹声酸,
心事总悱恻。西施可网,应傲五湖客。
文园原病渴。梅酸不解今夕。
归梦重寻,愿飞随钗凤,栖傍小鬟侧。
远方的天空如墨点染。趁着青苔的风起,白鸥迎着船桨。
塔影层层浮动,仿佛卧龙在活跃。空濛的山翠在泼洒。
眉间的痕迹在远方的黛色中吹拂,碧绿如玻璃,看着画桨划破水面,
燕子瘦弱地在波上掠过。没有多少细雨和烟雾缭绕。竹笛声带着酸楚,
心中的思绪总是难以言表。西施也可以被网捕,应该傲视五湖之客。
文园本就渴望,梅子的酸涩不懂今夜的心情。
归来的梦重寻,愿意随钗凤飞翔,栖息在小侍女的身旁。
戴延介,清代诗人,生于1644年,卒于1711年。他的诗风以婉约细腻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生活景象,带有一定的抒情性质。
本诗作于戊辰年闰五月,作者与友人泛舟于山塘,感受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写下此诗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绪。
《梦芙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远天云点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天与云的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空灵与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泛舟的情景,白鸥迎接船只,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在山水与人文的交融中,表达了对心事的独白与思索。特别是“心事总悱恻”一句,蕴含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难以言表的情感。西施的提及不仅仅是美的象征,也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反思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此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值得反复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心中情感的纠结。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了什么?
“白鸥迎楫”中的“迎”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