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57
梦芙蓉
—— 易顺鼎 〔清代〕
钿尘不住。镇香街十里,软红成雾。
绿杨天远,目送玉骢去。
嫩鬟亲剪与,酒边多少分付。
画浦停桡,又微波淼淼,催写断肠句。
依约隔花窗户。梦遍罗衾,影事都无据。
相思一点,犹挂凤城树。
青衫怜倦旅。人天飘泊如絮。
自别琼楼,应霞荒月老,慵对镜鸾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梦中人深切的思念。诗的开头写到钿尘(即指装饰品的灰尘)不停地飞舞,香气浓郁的街道延绵十里,软红的花朵如雾般弥漫。远处绿杨在天际,目送着一匹玉骢(美马)慢慢离去。回首时,亲手为她剪下的发丝与酒边倾诉的情感又令人不禁感伤。画舫停泊在水边,微波荡漾,催促我写下那令人断肠的句子。隔着花窗,我似乎在梦中游走,梦的遍布无从追寻,影子与往事已无确凿证据。只剩下点滴思念,犹如挂在凤城的树上。青衫在旅途中疲惫不堪,漂泊在天地间如同浮萍。自从离开琼楼,似乎应对霞光与月老,懒得再对镜中舞动的鸾鸟。
易顺鼎(约1710-约1770),清代诗人,字子恭,号月山,江苏人。他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语言而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梦芙蓉》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离别与思念的普遍情感,尤其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刻和细腻。
《梦芙蓉》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浓烈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首句“钿尘不住”便以一种轻盈而又略显凄凉的意象,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愁绪的世界。诗中对环境的描绘细致入微,镇香街的“十里”与“软红成雾”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梦幻的画面。绿杨与玉骢的意象交织,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对远方的眷恋。
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层次逐渐加深。嫩鬟与酒边的回忆交织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画浦的微波更是催促着他写下那令人断肠的句子。隔窗的梦与无据的影事,突显了梦境与现实的错位,表达了思念的无奈。
最后的青衫怜倦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漂泊的失落,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展现了对爱情、离别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梦芙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以及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全诗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梦芙蓉》是谁的作品?
“钿尘不住”中的“钿尘”指的是什么?
“青衫怜倦旅”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