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三 祭灶词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三 祭灶词》

时间: 2025-07-27 08:26:01

诗句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6:01

原文展示: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白话文翻译:

据说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灶神要朝天报告事情。
云车和风马轻轻留连,家中已备好丰盛的祭品。
有烂熟的猪头、双条鲜鱼,豆沙、松糕和粉团。
男儿请酒,女儿则避开,酹酒烧钱让灶君高兴。
侍女争斗的事君莫要知道,猫狗打闹的事君也不要生气。
送灶君回天界时,醉饱地登上天门,
杓子长短不必再说,乞求利市回来分配。

注释:

  • 腊月:农历十二月,古代为祭祀的月份。
  • 灶君:厨房神明,负责家中饮食和安宁。
  • 云车风马:神仙的交通工具,形象生动。
  • 酹酒:将酒洒在祭品上以示恭敬。
  • 利市:指好兆头和财运。

典故解析:

腊月二十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的日子,灶君在这一天上天报告人间的善恶,影响来年的运势。相关的习俗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敬与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写农村生活,情感细腻,画面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腊月,正值农家准备过年的时节,反映了人们对灶君的崇拜以及过年期间的丰富饮食和欢庆气氛。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祭灶词》以清新质朴的笔触描绘了腊月二十四祭灶的场景,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节日的喜庆。诗的开头引入了古老的传说,设定了时间与背景,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通过对丰盛祭品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富足与热闹。特别是“男儿酌献女儿避”一句,生动地反映了家庭成员在祭祀过程中的角色分工,体现了古代家庭的社会结构和礼仪。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灶君的期待和普通家庭琐事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美好的祝愿。特别是“送君醉饱登天门”一句,传达了对灶君的敬意和良好祝愿,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范成大对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读者能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传腊月二十四:引入传统习俗,设定时间。
  2. 灶君朝天欲言事:灶君即将上天报告人间事务,表现对灶君的敬重。
  3. 云车风马小留连:描绘神仙的交通工具,增添神秘感。
  4. 家有杯盘丰典祀:家庭准备丰盛的祭品,体现节日的喜庆。
  5. 猪头烂热双鱼鲜:具体列举祭品,生动形象。
  6. 男儿酌献女儿避:描述家庭成员的角色,体现社会结构。
  7. 酹酒烧钱灶君喜:通过酹酒表达对灶君的敬意。
  8. 婢子斗争君莫闻:生活琐事,展现家庭日常。
  9. 猫犬触秽君莫嗔:家中小动物的争斗,表现轻松的氛围。
  10. 送君醉饱登天门:送走灶君,满怀祝福。
  11. 杓长杓短勿复云:不必再讨论祭品的长短,表现轻松。
  12. 乞取利市归来分:希望灶君带来好运,体现美好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车风马”,形象生动。
  • 对仗:如“酹酒烧钱”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祭灶这一传统习俗展开,表达了对家庭幸福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灶君: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安宁。
  • 祭品:代表丰饶的生活与对神灵的敬仰。
  • :象征庆祝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腊月二十四日祭灶的传统习俗是为了: A. 祭拜土地神
    B. 祭拜灶君
    C. 祭拜水神

  2. 诗中提到的“云车风马”代表: A. 家庭的交通工具
    B. 神仙的交通工具
    C. 农田的工具

  3. 诗中“猪头烂热双鱼鲜”主要描绘的是: A. 祭品的丰盛
    B. 家庭的争吵
    C. 春天的景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节联欢》:描绘春节的热闹场景与家庭团聚的诗歌。
  • 《清明》:通过对清明节的祭扫描写,展现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祭灶词》和李白的《静夜思》都体现了对家庭和故乡的思念,但范成大的作品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传统习俗,而李白的作品则更突出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词典》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范成大的《祭灶词》。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询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 蜀国弦(七首) 蛮中歌 其二 夜坐 忆旧游  闻砧 忆秦娥  次石末公韵 题陆放翁湖上诗后 旅兴 其十六 蓦山溪  晚春 春兴七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鸣嘶 开除 票号 务实去华 一错百错 田畜 一言难罄 遏渐防萌 丿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负刍之祸 梢梢 智结尾的成语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