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2:58
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曰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余作亭于水上其详具记中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天将福地巩严城,
形胜山川表里明。
旧说桂林无瘴气,
今知漓水辟刀兵。
云深铜柱边声乐,
月冷珠池海面平。
愿挽江流接河汉,
为君直北洗欃枪。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这片福地,巩固了城池的安全,山川形胜,内外分明。过去传说桂林没有瘴气,今天才知道漓水能够避开刀兵。云雾深处的铜柱旁响起乐声,月光下的珠池海面波澜不惊。我希望能把江水引流到银河,替您把戈枪洗净,远离战争。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澄怀。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桂林癸水亭落成之际写作,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环境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桂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开篇的“天将福地巩严城”即点明了桂林的地理优势与安全性,表明这里是个适合安居乐业的地方。“形胜山川表里明”展现了山水的秀丽与内在的和谐,强调了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完美结合。
接下来的“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则是对地方传说的回应,通过“漓水”这一意象,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云深铜柱边声乐,月冷珠池海面平”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夜景,音乐和水面相映成趣,展现了生活的和谐美好。“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欃枪”则是诗人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将江水引导至银河,象征着将和平带给人们,洗净武器,远离战争。
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对仗和意象的结合,如“云深铜柱”和“月冷珠池”,形成了优美的画面;同时,借用自然景观象征人文情怀,突显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寄托了人们对宁静和美好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是指哪个?
诗中“愿挽江流接河汉”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诗人对桂林的评价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范成大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但范成大更关注人文情怀与和平愿望,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