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4:36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凉风在天边吹起,君子你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鸿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这里,江湖的秋水也渐渐增多。
文才文章让人厌恶的是命运的通达,而鬼怪却喜爱人们经过。
应该与这些冤魂倾诉,写诗赠送到汨罗江。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世称“诗圣”。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其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天末怀李白》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正值他心中怀念李白的时刻。李白是杜甫的挚友,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此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天末怀李白》是杜甫在思念李白时写下的诗作,情感真挚而深沉。开篇的“凉风起天末”用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秋天的凄清与孤独。接着,诗人通过“鸿雁几时到”表达对李白的思念,鸿雁作为信使,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深情与期盼。
诗中提到“文章憎命达”,杜甫透过对命运的不满,体现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正如李白在世时的潇洒与杜甫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魑魅喜人过”则展现了对世间黑暗力量的控诉,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不公的愤怒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蕴含着对屈原的敬仰与同情,强调了诗人对历史冤屈的感慨与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友情与命运的描绘,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歌围绕着思念与命运的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李白的怀念与对命运的控诉,体现了杜甫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中“君子”指的是谁?
“文章憎命达”表达了什么情感?
汨罗江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早发白帝城》: 李白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生命的热情,与杜甫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形成对比。
《月夜忆舍弟》: 杜甫在思念兄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与国家的忧虑,与《天末怀李白》在思念情感上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