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7:54
《塞马歌答杨侍郎》
侍郎赠我六尺騟,
矫矫龙性天骨殊。
四蹄铁立目电闪,
此其壮志畏长驱。
牵来细观问厮养,
何物有此权奇状。
为言此是古孙龙,
往往得之沙塞上。
森张雾鬣左石右畏礌鬃,
萧稍骏尾摇朔风。
冰河蹙裂蹄甲锐,
竹批两耳双方瞳。
向时淮西屡战胜,
曾驮猛士敲金镫。
帐前欲得不敢言,
空悬宝珠光照乘。
我有百发落雁鈚,
前年引满射赤眉。
功成万死不见赏,
归骑驴子吟楚词。
浮沈不作飞腾梦,
感公赠我意勤重。
旋蒙臯比作鞍鞯,
更染青丝结韁鞚。
祗今中原狐兔鸣,
黄沙莽莽白骨腥。
愿公急起扫欃枪,
百万勋业一旦成。
我当乘此载前旌,
男儿报义要轻生。
这首诗中,侍郎给我送来了一匹六尺高的骏马,它的性情如龙般矫健,天生骨骼与众不同。马的四蹄如铁,眼睛闪烁如电,这种气势让我对遥远的征途充满敬畏。我仔细观察这匹马,询问它的生长情况,问它到底是什么品种,得到的回答是:它是古时的孙龙马,常常出现在沙漠边缘。
它的鬃毛如迷雾般飘逸,左边有石,右边有峡,尾巴摇动,如同北风中的骏马。它的蹄甲锋利,冰河都能被它踏裂;耳朵如竹片般聆听,眼睛如同星辰般明亮。曾几何时,它在淮西屡屡获胜,曾驮着勇士们敲响金镫。我在帐前想要得到它,却不敢开口,只能悬挂宝珠,光芒照亮了我的座骑。
我有百发的落雁箭,前年曾满弓射中赤眉。可惜功成名就却不见赏赐,归来骑着驴吟唱楚辞。浮沉的经历让我不再做飞腾的梦,感激侍郎赠送我的良马,心中充满感激。如今我把它装饰成鞍鞯,更加染上青丝,结上缰绳。
现在中原之地狐兔在鸣叫,黄沙漫天,白骨一片腥风。我希望你能迅速起身,拿起枪来,百万军功就能一举成就。我愿意骑上这匹马,载着前方的旌旗,作为男子汉,报效国家应当轻生。
萧元之,宋代诗人,作品多以古风为主,注重描写自然和人情,具有较强的豪放气息和历史感。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骏马及其壮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战斗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士人的使命感。
《塞马歌答杨侍郎》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诗,展现了作者对马的赞美以及对壮士精神的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马的威武和骄傲,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英气。开头两句即以“侍郎赠我六尺騟”引入,展示了马的高大与非凡,接着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细致的描写,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中不仅仅是对马的描写,更是对一种壮志未酬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人对过去战斗的回忆和对未能得到应有赏识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惆怅。同时,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未来的希冀与呼唤,希望能在战斗中立功,体现了强烈的报国情怀。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冰河蹙裂”、“黄沙莽莽”等,不仅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平。语言上避免了华丽的修饰,采用直接的叙述与生动的比喻,形成了简洁而有力的表达风格。
(后续逐句解析可继续进行,逐步深入分析每一句的意象、情感、用词等)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忠诚与壮志,尽管经历坎坷,仍然希望为国家出力、报效。
诗中提到的马是什么颜色?
诗人对马的态度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