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时间: 2025-05-02 03:03:25

诗句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3:25

原文展示: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白话文翻译:

在书桌前,官家的蜡烛常常掉下花瓣,满眼都是高雅的文字,令人陶醉。
勇气在前,冲锋陷阵,势不可挡;巧妙的心思在后,言辞更显新颖。
喜欢贤者的品德,何止三次薰陶的珍贵;想要得到宝贵的东西,只有在经历百般磨练后才能显露真谛。
愚笨的人并不是依靠良驹而成就,想要抵达昆山千里之地,必然没有原因。

注释:

  • 官烛:指官府所用的蜡烛,象征着明亮与光明。
  • 堕花:蜡烛的火焰摇曳,掉落的花瓣象征着文字的美好。
  • 勇气:勇敢的精神,勇于尝试。
  • 三薰:指三次熏陶,来源于《论语》,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 百汰:众多的磨练,强调经验的积累。
  • 愚鲁:愚笨的人,形容缺乏才能。
  • :指良马,象征着才能出众的人。
  • 昆山:古代著名的美玉产地,引申为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因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他在政治上致力于改革,提倡节俭和清廉,反对奢华与腐败。他的诗词多表现出对贤者的赞美和对才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夜读试卷之际,反映了作者在学习与思考中的感受,尤其是对知识与才能的渴求,强调努力与经历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才能的深刻认识。前两句以“官烛”和“高文”来描绘夜读的场景,表现出诗人沉浸于书籍中的美妙,意象生动。接下来的“勇气”和“巧心”则展示了成就的两种力量——前者象征着勇于尝试的精神,后者则是智慧的言辞,这两者的结合才形成了无敌的气势。

诗中提到的“三薰”与“百汰”,强调了对人才的培养与磨砺,表明优秀的品德与才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经历多次锤炼。最后两句通过“愚鲁”与“昆山”的对比,强调了没有天赋与努力的结合,仅依靠外在条件是无法实现理想的。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情感上兼具理性与感性,深入探讨了学习与成长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案前官烛堕花频:书桌前的蜡烛摇曳,花瓣频频掉落,描绘出夜读的静谧氛围。
  • 满目高文妙入神:满眼都是高雅的文字,令人入神,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
  • 勇气先登势无敌:勇气先行,势不可挡,展现出奋发向上的力量。
  • 巧心后发语尤新:智慧的心思在后,言辞更显新颖,强调思维的独创性。
  • 好贤何啻三薰贵:爱好贤者的品德,岂止是三次熏陶的珍贵,反映出对道德的追求。
  • 求宝方知百汰真:追求宝贵的东西,只有经过千百次的磨练才能显露真谛。
  • 愚鲁自非凭骥发:愚笨的人不是依靠良马而成就,强调才能的重要性。
  • 昆山千里到无因:想要到达昆山千里之地,必然没有原因,表明机遇与努力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官烛”与“高文”的结合,象征着知识的光辉。
  • 对比:通过愚鲁与贤者的对比,强调了优秀的品德与才能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与品德的追求,强调通过努力与磨炼来获得真正的才能,体现了司马光对于学习、成长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烛:象征光明与知识,代表着学习的环境。
  • 高文:象征高雅的文化,代表着追求的目标。
  • 勇气:象征奋发向前的精神。
  • 巧心:象征智慧与创新的思维。
  • 昆山:象征理想与高尚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勇气”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奋发向前的精神
    • C. 个人名声
      答案:B
  2. “三薰”是指什么?

    • A. 三次饮酒
    • B. 三次熏陶
    • C. 三次读书
      答案:B
  3. “昆山千里到无因”强调了什么?

    • A. 机遇的重要性
    • B. 努力与才能的关系
    • C. 财富的积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和范景仁夜读试卷》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与道德的崇尚,而后者则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与人生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资治通鉴》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谢先生白云庵 薛城 登高丘而望远海 送纪伯紫入闽 其二 送纪伯紫入闽 其一 秋雨移酌栎园舟中 始发良乡 出平定州 故关 送沈绎堂编修迁大梁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就养 包打天下 豸字旁的字 包含迸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同斟 挨肩擦背 赞者 去甚去泰 青枫浦 丽牲 喝倒彩 敬天爱民 私字儿的字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