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春寄景仁

《早春寄景仁》

时间: 2025-04-23 01:20:03

诗句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愁看柳渐绿,更忍折残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20:03

原文展示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愁看柳渐绿,更忍折残梅。

白话文翻译

早春时节,辛夷花盛开,但老朋友却仍未到来。看到柳树渐渐变绿,我心中愁苦,却又不忍心折断那残余的梅花。

注释

  • 辛夷花: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常象征春天的来临。
  • 故人:老朋友,指的是与诗人有情感联系的人。
  • 柳渐绿:柳树开始发芽变绿,象征春天的气息。
  • 残梅:残存的梅花,代表着冬天的遗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春天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历任多种官职,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研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简练,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早春寄景仁》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天的感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诗中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疏离与时间的无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早春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首句“辛夷花烂开”展示了春天的生机,辛夷花的烂漫开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引子。然而,接下来的“故人殊未来”却使这种生机与期待戛然而止,诗人对朋友未到的失望与孤独感随之而来。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愁看柳渐绿”中,柳树的绿意不仅象征春意,更指向诗人的忧愁与期待;而“更忍折残梅”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既想要保留冬天的记忆,又不愿意面对即将逝去的过往。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人际关系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辛夷花烂开:辛夷花开得灿烂,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 故人殊未来:老朋友却没有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期盼。
  • 愁看柳渐绿:看到柳树开始发芽,心中感到忧愁。
  • 更忍折残梅:虽然梅花残存,但不忍心去折断,表现了对过往的留恋。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尾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辛夷花、柳、梅等意象,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变化。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着对春天的感知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反映了人们在自然变迁中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辛夷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新生。
  • :象征柔美与生机。
  • :象征坚韧与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辛夷花”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树木
    • B. 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
    • C. 一种果实
  2.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期待与失望
    • B. 忘记与放弃
    • C. 愤怒与嫉妒
  3. “愁看柳渐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忧愁
    • C. 平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司马光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后者则关注于别离与留念。两者都反映了春天的主题,但情感表现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司马光年谱》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春闺 蝶恋花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 蝶恋花 其八 蝶恋花(和张文伯魏园行春) 蝶恋花 其三 蝶恋花 其二 闺情,集唐诗 蝶恋花 春闺同周文夏赋 蝶恋花 其九 蝶恋花 其二 星之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溓溓 子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锁肚 一家一计 浅开头的成语 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费之惠 诗乘 人字头的字 算无遗策 外徙 不偏不党 四书五经 邑字旁的字 清灰冷灶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乛字旁的字 包含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