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07
原文展示:
云满东山急雨霏,移觞对酌两依依。
荒城野戍鸣秋柝,海峤孤臣冷葛衣。
醉后玄黄灯半烬,尊前风雨雁初飞。
君看丰沛笙歌地,昔日高台今日非。
白话文翻译:
天空乌云密布,东山上急雨霏霏;我与友人对酌,心中依依不舍。
荒凉的城池,边防的哨所响起了秋夜的更鼓,海边的孤臣披着冷冷的葛衣。
酒后,昏黄的灯光摇曳,酒杯前,风雨中大雁初飞。
你看那繁华的笙歌之地,当年高台上的繁荣如今已不复存在。
注释:
- 云满: 云彩密布,形容天气阴沉。
- 霏: 细雨,轻柔的雨水。
- 移觞: 迁移酒杯,指对饮。
- 依依: 依恋,留恋的样子。
- 荒城: 荒废的城池。
- 野戍: 边防的哨所。
- 鸣秋柝: 秋夜的更鼓声。
- 海峤: 指海边的高地。
- 孤臣: 孤独的臣子,形容失意或被贬的状态。
- 冷葛衣: 寒冷的葛衣,象征困苦与清冷。
- 醉后: 醉酒之后。
- 玄黄灯: 昏暗的灯光。
- 尊前: 酒杯前。
- 雁初飞: 大雁开始飞翔,暗示迁徙。
- 丰沛笙歌地: 繁华热闹的地方。
- 昔日高台: 过去的辉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大申,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其诗风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常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雨时节,诗人或在游览中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心中涌起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出感伤与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秋雨移酌栎园舟中》是一首抒情的诗作,以秋雨为背景,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怀念。诗的开头描绘了阴沉的天气和细雨,营造出一种沉闷而又诗意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的沉重。接着,诗人与友人对饮,表面上是欢聚,实际上却透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显示出友谊的珍贵。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荒凉的边城和孤独的臣子,这里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冷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不胜唏嘘。尤其是“醉后玄黄灯半烬”一句,描绘了醉酒后的迷离状态,仿佛在暗示历史的无奈与个体命运的渺小。
最后两句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丰沛的“笙歌地”与“昔日高台”的对比,既是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是对当下失落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入人心,体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特征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满东山急雨霏:天空乌云密布,东山上急雨纷飞,描写了天气的阴沉和秋雨的细腻。
- 移觞对酌两依依:我与友人对饮,心中依恋不舍,流露出浓厚的情谊。
- 荒城野戍鸣秋柝:荒凉的城池,边防的哨所响起了秋夜的更鼓,传达出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 海峤孤臣冷葛衣:海边的孤臣披着冷冷的葛衣,象征失意与冷清。
- 醉后玄黄灯半烬:酒后昏黄的灯光摇曳,暗示醉酒后的迷离状态。
- 尊前风雨雁初飞:酒杯前,风雨中大雁初飞,隐喻着迁徙与离别的情感。
- 君看丰沛笙歌地:你看那昔日繁华的笙歌之地,呼唤出对往昔的回忆。
- 昔日高台今日非:昔日的高台如今已不复存在,感慨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强调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拟人:将秋雨、灯光等拟人化,增加诗的情感厚度。
- 象征:冷葛衣、孤臣等意象象征着失意与悲凉。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珍贵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 代表忧伤和思念,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 孤臣: 象征着失意与孤独的境遇。
- 笙歌: 象征着繁华的过去与人情的温暖。
- 高台: 象征着辉煌的历史与岁月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满东山急雨霏”描绘的是怎样的天气?
-
“醉后玄黄灯半烬”意指什么?
-
诗中提到的“孤臣”代表了什么?
答案:
- B) 雨天
- B) 灯光昏暗
- B) 失意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现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感情的抒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
- 杜甫的《春望》:在历史背景下描绘个人情感,感慨时局变迁,与顾大申的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