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3:58
大火西流,双星初会,填河佳节。
绛烛高烧,湘帘暮捲,歌舞当筵设。
宾朋胶漆,披襟引满,领取澹云新月。
暑将残秋光一片,先到凤城双阙。
针楼儿女,竞陈瓜果,自笑吾生全拙。
急管繁丝,好天良夜,莫问萧萧发。
周郎在座,伊凉悲壮,千古风流堪接。
叹刘项纷纷蚁战,英雄销歇。
在这灼热的夏日夜晚,双星初次相会,正值七夕佳节。
红烛高烧,湘帘渐卷,歌舞在宴席上欢快地进行。
宾朋如胶似漆,衣襟披开,喝着清酒,观赏着淡云和新月。
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光洒满大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凤城的双阙。
楼台上的儿女们,争相展示瓜果,笑谈我一生的笨拙。
急管繁丝,良辰美景,莫去问那萧萧的白发。
周郎坐在这里,令人感叹他的悲壮气质,千古风流的英雄可与之相接。
感叹刘项之间的纷争,英雄最终都已消逝。
梁清标,明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与人文情怀。
本词作于七夕节,正值盛夏,诗人与友人聚会,借此佳节抒发对时光流逝与英雄往事的感慨,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过去的追忆。
《永遇乐 其三》通过描绘七夕佳节的欢乐场景,展现了诗人在欢聚之中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篇以“火西流,双星初会”作为引子,描绘了七夕这一浪漫的时刻,瞬间将读者带入浓厚的节日氛围。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细腻,红烛高烧、湘帘暮捲,生动展现了宴席上欢愉的情景。
在与朋友们的交流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厚的友情,宾朋如胶似漆,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命,感到一丝忧伤。在欢声笑语的背后,伴随着“急管繁丝,好天良夜”,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溺于欢乐之中,而忽视了岁月的流逝。
诗的最后,诗人叹息刘项之间的争斗,英雄的消逝让人唏嘘不已,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英雄气概的缅怀。整首词从欢快的节日氛围逐渐转向深沉的历史思考,情感的层次感与对比极为鲜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艺术功力。
整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欢聚的场景,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对友谊的珍视。
《永遇乐 其三》所描绘的节日是哪一个?
A. 中秋节
B. 七夕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谁?
A. 周瑜
B. 周杰伦
C. 周恩来
D. 周立波
“急管繁丝”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欢快
C. 疲倦
D.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