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8:36
永遇乐·京口怀古
作者: 黄咏雩
铁瓮城空,山围潮打,紫髯何处。
伐荻谁来,锁江戍渺,日夜东流去。
故侯归命,寄奴奋迹,兴废无常无住。
漫争夸,山川形胜,踞蟠犹是龙虎。
弘光当日,南徐兵溃,见说扬帆不顾。
朔骑临江,夜灯编筏,直指台城路。
古今如梦,关河回望,寂寞秦淮歌鼓。
兰成在,流离暮齿,更能赋否。
这首词描绘了铁瓮城的空旷与山潮的拍打,令人思绪万千,仿佛在问紫髯大侠何处可寻。伐荻的人已经不见,锁江的戍楼也显得渺小,时光就这样日夜流逝。昔日的侯王归来命运已定,寄奴虽奋起抗争,但兴衰变化无常,无法长久。面对美丽的山川景色,争相夸耀,然而如今的龙虎仍然屹立。弘光年间,南徐的军队溃败,听闻扬帆而去之事。北方骑兵已临江而至,夜里灯火辉煌,筏子编织齐整,直指台城的道路。古今如梦,回望关河,秦淮河畔的歌声和鼓声显得格外孤寂。兰亭的雅集依然存在,然而流离失所的晚年人,还能赋诗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咏雩,近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反映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永遇乐·京口怀古》以浓厚的历史感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古代和现代的交错。首句用“铁瓮城空”勾勒出一个孤寂的场景,仿佛在自问历史的沉浮与个人的渺小。诗中“日夜东流去”道出时光的无情,更映衬出古代英雄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通过“弘光当日,南徐兵溃”,诗人引入历史事件,展现了政治的动荡与人心的离散。
整首词在意象上交织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尤其是“古今如梦,关河回望”,使人感受到一种时空的交错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更能赋否”更是对未来的无奈提问,留给读者深思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传递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铁瓮城”象征什么?
“古今如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弘光当日”是指哪个朝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