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0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05:21
永遇乐 奚岊 〔宋代〕
一雁斜阳,乱蛩衰草,天净秋远。
独立西风,星星鬓影,疑被蕖霜染。
蹇修何处,秋深湘水,隐约数峰青浅。
想而今,亭亭皓月,共谁倚阑凄惋。
瑶箱翠袭,玉奁芸剪,暗里泪花偷溅。
一日思量,十年瘦削,春色回眸减。
雕鸾好在,文箫重许,罍酒试香庭苑。
正销魂,余霞散碧,暮鸦数点。
一只孤雁飞过斜阳,秋天的虫鸣和枯草相互交织,天空澄净,秋天的远方显得格外辽阔。
我独自面对西风,星星般的白发映衬下,似乎我的鬓角已经被霜染上。
我在想,蹇修(指古代诗人)如今何在,秋天的湘水深处,隐约可见几座青色的山峰。
而现在,皓月高悬,我又和谁一起倚靠着栏杆,感到凄凉和惆怅呢?
瑶箱中的翠色袭来,玉奁上剪下的芸草,暗中泪水悄然溅落。
我一天思虑,十年消瘦,回眸间春色已然减退。
雕龙的乐器是多么美好,文箫的音律重又许诺,酒罍中试着香气的庭院。
正是销魂之际,余霞洒落在碧空,暮鸦点点归来。
奚岊,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永遇乐》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可能正值人生的某个阶段,回首往昔,感慨深沉,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哀伤。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念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诗的开头用“雁斜阳”引入,描绘出一幅凄美的秋景,孤雁飞过斜阳,象征着孤独和流浪,给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接着,诗人通过“天净秋远”和“独立西风”,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空旷和孤单的氛围,西风的萧瑟仿佛在呼应内心的失落。
中间部分,诗人回忆往昔,提到自己在湘水边的情景,隐约的山峰与皓月的对照,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对“瑶箱翠袭”和“玉奁芸剪”的描写,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暗示着对失去的美好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通过“雕鸾好在,文箫重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尽管已是“余霞散碧,暮鸦数点”,但依然不乏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变化,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思索与感慨,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孤独、思念与时光流逝展开,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与对现实无奈的反思。
诗中“雁斜阳”代表了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友谊
“蹇修”指的是哪个古代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不详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孤独与思念
C. 友情
答案:1.B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