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句颂·截断众流

《三句颂·截断众流》

时间: 2025-05-07 17:08:08

诗句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

更擬论玄妙,冰消解瓦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8:08

原文展示: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更擬论玄妙,冰消解瓦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高山大岳在大地上堆积,最终也会变为尘埃;更进一步地探讨深奥的哲理,冰雪消融,瓦片也随之崩溃。

注释:

  • 堆山积岳:形容山峦高耸,层层叠叠,积聚成高大的山脉。
  • 一一尽尘埃:每一座山最终都会化为尘埃,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事物的终结。
  • 更擬论玄妙:更进一步讨论深奥的哲学和道理。
  • 冰消解瓦摧:冰雪融化,瓦片崩溃,暗指一切事物都会随时间变迁而衰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冰消”与“瓦摧”可以理解为自然变化的象征,反映了佛教和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事物的无常和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道禅师,宋代著名的禅宗大师,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体现出深邃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常以禅宗思想为指导,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思想文化繁荣,禅宗逐渐受到重视。道禅师通过此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哲理,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道禅师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思考。首句“堆山积岳来”,描绘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给人以震撼之感;而接下来的“一一尽尘埃”,则引导读者思考事物的终结与无常,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诗中“更擬论玄妙”,展现了作者探索哲理真谛的渴望,暗示着对更高层次的理解与追求。最后一句“冰消解瓦摧”,形象地表达出时间的力量与一切事物的脆弱,提醒人们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整首诗在意象上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自然与哲理交织的画卷,体现了道禅师深厚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堆山积岳来:描绘了自然界中高耸的山脉,象征着生命的厚重与沉积。
  2. 一一尽尘埃:暗示一切的终结,强调无常的道理。
  3. 更擬论玄妙:表达了对深奥哲理的探讨与追求。
  4. 冰消解瓦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脆弱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山与尘埃相对比,强调无常。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冰与瓦、山与尘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哲理的深邃,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规律,体现了道禅师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与哲学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恒久与高大,代表一种理想与追求。
  • 尘埃: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反映无常之道。
  • 冰与瓦:分别象征着自然变化与人造事物的脆弱,强调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堆山积岳”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高山的壮丽
    • B. 河流的奔腾
    • C. 花开的美丽
    • D. 生活的烦恼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一一尽尘埃”,强调了____的道理。

  3. 判断题: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无奈与接受。(对/错)

答案:

  1. A
  2. 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常,但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道禅师的《三句颂·截断众流》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禅宗诗歌研究》
  • 《古诗文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酬邓子仪二首 其一 次韵杨乐道述怀之作 病起过宝觉 有感 寓言二首 和仲庶夜过新开湖忆冲之仲涂共泛 江东召归 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即事二首 染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携离 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汽缸 巛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西风残照 心闲体正 不知高低 呼牛作马 毁形 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弄涛 原心定罪 楼结尾的成语 畜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