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5:31
《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
钱仲益 〔元代〕
雨馀残暑谢,夜久官事歇。
庭空起商飙,云霄吐华月。
于时秋方半,古桂黄初发。
玉堂集僚友,清燕足怡悦。
送钩行觞频,分韵催诗切。
玉轮悬中天,光辉转明洁。
有如坐冰壶,爽气彻肌骨。
时闻更漏响,渐见明河没。
人生寡欢会,圆魄亦易缺。
莫辞通夕玩,动是经年别。
在雨后的余暑中,夏天的热气逐渐消退,夜深人静时,官场的事务也暂时停歇。庭院空荡荡的,清风如商飙吹来,云霄中明月华丽地升起。此时正值秋季的中段,古桂树上的花朵刚刚开始绽放。玉堂之中,好友齐聚,清燕在空中飞舞,令人感到愉悦不已。送酒行觞的频繁,分韵的时刻催促着诗歌的创作。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透彻而洁净,仿佛坐在冰壶之中,清爽的气息直透肌骨。此时听见更漏的滴答声,渐渐看到明亮的银河已隐没。人生中欢聚的时光少之又少,圆月也容易出现缺失。不要因为夜晚的玩乐而有所顾忌,这正是经年离别的时刻。
作者介绍:
钱仲益,字景阳,号天水,元代诗人,诗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在诗歌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写于秋季的一个夜晚,作者与友人聚会,借着明月和凉风,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诗歌寻求一种精神寄托。
《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是钱仲益在一个秋夜与友人相聚时的抒情之作。全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环境,表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在诗的开头,作者通过描写雨后的余暑,带出一个宁静的夜晚,官事的停歇让人感到轻松。随即转入庭院的描写,清风和明月的形象交相辉映,构筑了一个理想的聚会场景。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古桂、清燕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显示了友情的珍贵。诗中“送钩行觞频,分韵催诗切”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的情景,展现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逐渐引入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融入秋天的气息,月亮的明亮与桂花的芬芳,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也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短暂与不易,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聚会,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传达出在欢聚时光中对离别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桂”指的是什么?
“玉轮悬中天”中的“玉轮”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人生寡欢会”表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静夜思》:同样是关于月亮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与钱仲益的聚会情景形成对比。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写了月夜思念亲人的情感,与《翰林夜集》中的友情聚会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