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节庵招集广化寺同陈仁先曾寿潘吾刚清荫伍叔葆铨萃江霞君孔殷感和节庵并怀伯严江南

《九日节庵招集广化寺同陈仁先曾寿潘吾刚清荫伍叔葆铨萃江霞君孔殷感和节庵并怀伯严江南》

时间: 2025-07-27 22:51:48

诗句

一尊辇下又重阳,世事经年足断肠。

晚岁几回容会合,横流何处问行藏?

名蓝思旧生天阔,丛菊娱人满座香。

钟阜持螯应见忆,别来诗鬓恐添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51:48

原文展示:

一尊辇下又重阳,世事经年足断肠。
晚岁几回容会合,横流何处问行藏?
名蓝思旧生天阔,丛菊娱人满座香。
钟阜持螯应见忆,别来诗鬓恐添霜。

白话文翻译:

又到重阳节了,心中思绪万千,世事变迁让我感到无比凄凉。
晚年相聚的机会屈指可数,不知何处可以问候彼此的安好?
曾经的同窗情谊如同蓝天一样广阔,菊花的香气在聚会上弥漫,令人欢愉。
钟阜的美好回忆依然在心头,但自从分别以来,岁月的流逝使我的头发逐渐变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辇下:指皇帝的车辇,借指重阳节时的庆祝活动。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
  • 足断肠:形容极为悲伤。
  • 横流:指生活的变迁与无常。
  • 名蓝:指昔日的朋友或同学。
  • 钟阜:此处应为地名,可能指钟山一带,寓意深厚的回忆。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古代重阳节是赏菊、登高、饮菊花酒的节日,象征长寿与团聚。
  • 丛菊:象征着友谊与团聚的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宝琛(约1830-1895),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咏怀、友谊和生活感悟为主题,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的开头用“辇下”引出了重阳的主题,而“世事经年足断肠”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人生的无奈与凄凉。接着,诗人回望曾经的友谊,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相聚的向往。最后的“别来诗鬓恐添霜”则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岁月在人的容颜上留下了无情的痕迹。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折射出强烈的怀旧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尊辇下又重阳:节日的来临引发对友人的思念。
  2. 世事经年足断肠: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沉重。
  3. 晚岁几回容会合:年纪渐长,聚会的机会愈发稀少。
  4. 横流何处问行藏:对朋友现状的关心与惦记。
  5. 名蓝思旧生天阔:怀念昔日同窗,情谊深厚。
  6. 丛菊娱人满座香:友人聚会时的欢愉景象。
  7. 钟阜持螯应见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忆。
  8. 别来诗鬓恐添霜: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现出衰老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重阳节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使情感更为深刻。
  • 对仗:如“晚岁几回容会合,横流何处问行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团聚与长寿。
  • 菊花:象征友谊与欢聚,寓意深厚。
  • :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祭祖 B. 长寿与团聚 C. 辞旧迎新
  2. 诗中提到的“别来诗鬓恐添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无奈 C. 高兴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2. 《重阳》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而陈宝琛的诗则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上更为细腻和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评》

相关查询

懊恼 游终南龙池寺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游韦七洞庭别业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渭上思归 长安旅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疑今察古 宋五嫂 荆棘铜驼 气字旁的字 亡情 曰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走之旁的字 通丧 伏龙凤雏 游鱼出听 聿字旁的字 白衣天使 圪针 认生 包含冢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