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

时间: 2025-05-02 11:16:56

诗句

雨过春波柳浪香,布帆归缓怕斜阳。

渔人为指江城近,一塔船头看渐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6:56

原文展示: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
雨过春波柳浪香,
布帆归缓怕斜阳。
渔人为指江城近,
一塔船头看渐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刚过后的南湖美景,湖面上柳树轻拂,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渔船的帆慢慢地归来,行驶得很缓慢,生怕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归岸。渔夫们为了指引方向,告诉我江城就快到了,船头的塔也在逐渐变得高大。

注释:

字词注释:

  • 雨过:雨停之后,指天气转晴。
  • 春波:春天的湖水波澜,形容湖面轻微的波动。
  • 布帆:指渔船的帆,形容渔船的航行。
  • :慢,轻缓的意思。
  • 斜阳:指夕阳,太阳即将落山的状态。
  • 渔人为指:渔夫们在指引方向。

典故解析:

  • 南湖:在中国文学中,湖泊常常作为美丽风景的代表,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报恩浮图:浮图即佛塔,可能暗指对佛教的追寻与感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0年-1520年),字季明,号曙庵,明代诗人,出生于浙江,后迁至江西。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高启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作者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春天南湖的美丽与生机。在“雨过春波柳浪香”一句中,诗人通过春雨后的清新空气与柳树的香气,描绘出春天的蓬勃生机,似乎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接下来的“布帆归缓怕斜阳”更是通过对渔船缓慢归航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闲与惆怅的情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诗中“渔人为指江城近”一句,通过渔夫的指引,暗示了人们在追寻生活目标时所需的方向感。最后一句“一塔船头看渐长”则以塔的渐长,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过春波柳浪香: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湖面,柳树摇曳,芳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2. 布帆归缓怕斜阳:渔船缓缓归航,诗人对夕阳的畏惧,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3. 渔人为指江城近:渔夫的指引,象征着人生中寻求方向的重要性。
  4. 一塔船头看渐长:塔的渐长意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波与柳浪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
  • 拟人:柳树仿佛在轻轻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形成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湖的自然风光,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柳浪:代表着柔美与温暖的情感。
  • 布帆:象征着追寻与归属感。
  • 浮图:体现了对精神信仰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布帆归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躁
    b) 悠闲
    c) 忧伤

  2. “一塔船头看渐长”中的“渐长”指的是什么?
    a) 物体的增长
    b) 时间的流逝
    c) 感情的加深

  3.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高启
    c) 杜甫

答案:

  1. b) 悠闲
  2. b) 时间的流逝
  3. b) 高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高启的《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均反映了春天的美景,但高启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张若虚则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观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高启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冬至有感 送冯贯道赴行在二首 郭信可索云溪诗懒未能作戏成此寄以自解 诗呈监试 答杜如箎 落花十绝 其七 石孝立挽词 登西楼二首 送冯献道运使得岸字 和蔡伯世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洞若观火 雏妓 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以柔制刚 羽字旁的字 解结尾的成语 趣向 轩瞩 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鲇鱼缘竹竿 言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三袭 止字旁的字 枕戈寝甲 溯流而上 包含鸟的成语 地坼 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