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榴花

《榴花》

时间: 2025-04-26 15:34:34

诗句

日炙态常醺,香生若自焚。

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34

原文展示:

榴花
高启 〔明代〕
日炙态常醺,香生若自焚。
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阳光炙烤下的石榴花,总是显得醉意朦胧,香气仿佛是自己在燃烧。到了晚上,端午节的宴席上,花香却淡化了美人裙摆的颜色。

注释:

字词注释:

  1. 日炙:阳光的炙烤。
  2. 态常醺:状态常常像醉酒一样。
  3. 香生若自焚:香气仿佛是自己在燃烧,形容香味浓烈。
  4. 端午宴:端午节的宴会。
  5. 淡却:淡化、减弱。
  6. 美人裙:美人的裙子,这里指的是女子的装扮。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端午宴”,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庆祝活动。端午节源于古代的祭龙、驱邪、祈安活动,后来演变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宴会,吃粽子、赛龙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不详—约公元前151),字君复,号季鹰,明代初期诗人,长于律诗,作品风格清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榴花》创作于明代,正值诗人高启的创作高峰期。此时,社会上流行着文人雅士的社交活动,诗歌多以宴会、节日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关系。

诗歌鉴赏:

《榴花》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写榴花的同时,展现了夏季的气候和人们的节日情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榴花在烈日下的醉态与香气,仿佛它们浑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嗅觉冲击。榴花的香气如同自焚,形象地表现了花香的浓郁与迷人。

而后两句则转入夜晚的端午宴席,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节日的欢愉与美人的优雅。诗中“淡却美人裙”一句,既可以理解为花香掩盖了美人的裙子,也可以引申为花香的淡化与节日的渐渐消逝,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交融中,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炙态常醺:描绘榴花在阳光下的模样,给人以醉人的感觉。
  2. 香生若自焚:强调榴花散发的香气浓烈,似乎是被烧灼出来的。
  3. 夜来端午宴:转到夜晚的节日聚会,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4. 淡却美人裙:通过花香的淡化,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花香比作自焚,形象生动。
  2. 对仗:如“日炙”与“夜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拟人:赋予榴花以醉态,提升了诗的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榴花的美丽和节日的欢愉,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榴花:象征青春和生命力。
  2. 香气:代表美好与诱惑。
  3. 端午宴:象征节日的欢庆与团聚。
  4. 美人裙:象征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节日习俗与人际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炙态常醺”意指什么?
    A. 榴花醉人
    B. 阳光炙烤
    C. 节日欢庆

  2. “香生若自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迷醉
    C. 平淡

  3.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
    B. 端午
    C. 春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高启的《榴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但高启更注重花香与节日氛围的结合,而李白则通过月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风格迥异却各具韵味。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学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仓部弟和前韵再得五首 挽赵母郑氏 挽林安人 即事十首 无题二首 灵宝道院 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杜鹃问答二首 题倪上人诗卷 古宫词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野开头的成语 包含麻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尽心尽力 卜字旁的字 刀山血海 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形孤影寡 尣字旁的字 骄奢淫泆 庇赖 眠花卧柳 乳婢 鸟结尾的成语 阴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不识时务 投蝩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