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蔡伯世韵二首

《和蔡伯世韵二首》

时间: 2025-04-26 07:10:26

诗句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祗相宜。

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

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

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26

原文展示:

和蔡伯世韵二首
冯时行

钜璞希音未易知,
芒鞋竹杖祗相宜。
还收北伐六奇计,
归作东游五胜诗。
千里云山通梦想,
十年笑语隔心期。
拟凭浩荡长江水,
日落烟寒寄所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璞玉的声音难以辨别,穿着草鞋、手持竹杖正合适。我还记得北伐时的六个奇计,准备归来写下东游的五首诗。千里云山之间传递着我的梦想,十年间的欢声笑语却隔着心中的期盼。我希望借着浩荡的长江水,寄托我的思念于日落时分的烟霭之中。

注释:

  • 钜璞:指大块的璞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 芒鞋竹杖:形容简朴的旅行装备,适合游历。
  • 北伐六奇计:指北伐战争中曾有的六个兵法。
  • 东游五胜诗:指游历东边五个名胜之地而作的诗。
  • 千里云山:形容遥远的山水,象征思念与梦想。
  • 十年笑语:指与友人交往的快乐时光。
  • 浩荡长江水:长江水势浩大,象征着情感的奔腾与广阔。
  • 日落烟寒:描绘日暮的景象,渲染思念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约生于1088年,卒于1132年),字君谦,号白沙,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仕途坎坷,常有怀才不遇之感,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初年,国家动荡,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交织在一起,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冯时行的《和蔡伯世韵二首》呈现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诗中,诗人运用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传递出对往日光阴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憧憬。开篇的“钜璞希音未易知”即暗含着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璞玉的珍贵与难以辨识的声音象征着那些被忽视的英雄事迹和未被认知的历史真相。接下来的“芒鞋竹杖祗相宜”,则表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旅行中的自在心态。

而“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北伐”和“东游”,不仅是地理上的移动,更象征着诗人心灵的追寻与对理想的追求。尤其在“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中,诗人通过千里之遥的云山,表达了对友人及往昔时光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最后,诗人以“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结束,长江水的浩荡与日落时分的烟寒交织,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既有情感的奔放,又有思绪的缠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理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钜璞希音未易知:大块的璞玉声音难辨,隐喻珍贵事物的难以发现。
  2. 芒鞋竹杖祗相宜:草鞋和竹杖是游历的最佳伴侣,强调简朴与自然。
  3. 还收北伐六奇计:回忆北伐战争的兵法,体现对历史的反思。
  4. 归作东游五胜诗:写下游历东边名胜的诗作,表达对美好景致的向往。
  5. 千里云山通梦想:遥远的山水寄托梦想,象征心灵的追求。
  6. 十年笑语隔心期:十年的欢声笑语却隔着思念,表现时间与距离的无奈。
  7. 拟凭浩荡长江水:希望借长江的浩荡,表达情感的寄托。
  8. 日落烟寒寄所思:在日落时分的烟雾中寄托思念,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钜璞”比作难以辨别的宝藏,增添了诗的深度。
  • 对仗:如“千里云山”与“十年笑语”,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长江水、日落烟寒等意象,构建出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历史的反思、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钜璞:象征珍贵与稀有的品质,隐喻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与未被重视的才华。
  • 芒鞋竹杖:代表简朴与自由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千里云山:象征遥远的梦想与追求,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思念。
  • 浩荡长江:象征着情感的广阔与奔腾,承载着诗人的思念与寄托。
  • 日落烟寒:描绘了黄昏的寂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钜璞希音未易知”中的“钜璞”指的是什么? A. 小块的玉石
    B. 大块的璞玉
    C. 珍贵的声音

  2. 诗中提到的“芒鞋竹杖”象征着什么? A. 奢华生活
    B. 简朴旅行
    C. 战争装备

  3. “日落烟寒”中的“烟寒”指的是? A. 温暖的气候
    B. 凄凉的景象
    C. 明亮的阳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冯时行的《和蔡伯世韵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但冯时行更侧重于对历史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而李白则更突出个体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冯时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冯时行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翁操 六榕寺园亭赏梅,铁禅上人出图属题 醉翁操二首 其二 醉翁操二首 其一 醉翁操 醉翁操 踏青游 娄东清明 踏青游 同吷庵,和王晋卿 踏青游 清明,用王晋卿韵 踏青游·识个人人 踏青游·岭上梅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峯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肉颤心惊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虎字头的字 耂字旁的字 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一苇可航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跫然足音 太宜人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崖末 单根独苗 鞠育 瀎破 攘肌及骨 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