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客中忆二女

《客中忆二女》

时间: 2025-05-03 02:47:15

诗句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47:15

原文展示:

客中忆二女
作者: 高启 〔明代〕

每忆门前两候归,
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
灯下看缝寄我衣。

白话文翻译:

每当我想起门前那两个归来的女子,
在异乡的漫漫长夜里我的梦与思绪飞扬。
想必此时她们仍在依偎母亲身旁,
在灯下缝制衣物,寄给我。

注释:

  • 每忆:每次回忆。
  • 门前两候:指的是两位女子,可能是作者的亲人、朋友或爱人,候归即是归来的时候。
  • 客中:在外地或他乡。
  • 长夜梦魂飞:漫长的夜晚,梦中思绪飘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料应:想必,推测。
  • 此际:这个时候。
  • 犹依母:依偎在母亲身旁。
  • 灯下看缝:在灯光下缝纫。

典故解析: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文中提到的“灯下看缝”,展现了古代家庭生活的场景,表达了温馨与牵挂的情感。诗中没有直接使用典故,但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描绘,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职责与家庭的温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启(不详-约前1580),明代初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词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身处他乡时,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游子心情与对家庭的依恋。

诗歌鉴赏:

《客中忆二女》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中以“忆”字开篇,直接引出思念主题,表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通过“梦魂飞”这一意象,展现了作者夜晚的思绪如同飞翔般无拘无束,却又因思乡而感到无比痛苦。接着,诗人推测那两位女子在母亲身旁,显现出一种温馨的家庭画面,令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最后一句“灯下看缝寄我衣”更是将思念之情具体化,体现了作者对亲人的关心与期待,暗示着他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沉。高启用平实的文字描绘出浓浓的思乡之情,令读者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忆门前两候归:每次想起那两位归来的女子,暗示着对亲人的思念。
  2. 客中长夜梦魂飞:在异乡的漫漫长夜中,思绪飞扬,梦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向往。
  3. 料应此际犹依母:推测此时她们仍在依偎于母亲,体现出家庭的温暖和对母爱的依恋。
  4. 灯下看缝寄我衣:在灯下缝制衣物,表达了希望寄托与对亲人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与思绪比作飞翔,形象生动。
  • 对仗:如“梦魂飞”与“看缝寄我衣”,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家庭的渴望,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强烈的归属感与对温暖家庭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温暖与家庭,照亮思念的黑夜。
  • 缝衣:象征女性的温柔与关怀,体现家庭的细腻与关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每忆”是什么意思?

    • A. 每次回忆
    • B. 每次忘记
    • C. 每次想念
  2. “灯下看缝”中的“缝”指的是什么?

    • A. 缝纫衣物
    • B. 缝合伤口
    • C. 缝制手工艺品
  3. 诗中提到的“两候”指的是?

    • A. 两个归来的女子
    • B. 两个男士
    • C. 两只候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其情感更为沉重,传达了对生活苦难的感慨。两者虽同为思乡之作,却各有其独特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高启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秋日寄筠心大姊 木兰花慢 周湘云女士哀词 木兰花慢 寿王国宾总管 木兰花 木兰花慢 其一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木兰花慢 会有诏止征南之行,复以木兰花慢 木兰花 木兰花 秋思 木兰花慢 新霁过蝶庵访云臣不遇词以柬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打坠咕儿 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耕云播雨 马不解鞍 电磁灶 用字旁的字 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润的词语有哪些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奸黠 角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揭晓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耻居人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