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36
乍见疑非是,哉生画阁东。不随银汉白,翻对夕阳红。映水连成璧,衔山曲挂弓。邀来光一线,照遍九垓中。
刚一看到,竟有些怀疑这不是在画阁的东方。它不随那银色银河的洁白,反而与夕阳的红色相映成趣。映在水面上,仿佛连成了一块璧玉,挂在山的弯曲处像是一把弓。邀请来一线光芒,照亮了九天的每一个角落。
刘树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以及抒发个人情感。
诗作成于初秋时节,正值新月初升之际。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初月》以初升的月亮为主题,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开篇“乍见疑非是”,瞬间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仿佛月亮的出现让人觉得不真实,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一般。接着,诗人通过“映水连成璧”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月光投射在水面上的美丽,犹如一块璧玉,反射出点滴光辉。
整首诗将月亮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最后一句“照遍九垓中”将诗意推向高潮,月光不仅洒在山水之间,更照亮了整个天地,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乍见疑非是:刚一看到,就怀疑这不是。
哉生画阁东:在画阁的东方升起。
不随银汉白:不随那银色银河的洁白。
翻对夕阳红:反而与夕阳的红色相映成趣。
映水连成璧:映在水面上,仿佛连成了一块璧玉。
衔山曲挂弓:挂在山的弯曲处像是一把弓。
邀来光一线:邀请来一线光芒。
照遍九垓中:照亮了九天的每一个角落。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初月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思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情感基调。
“乍见疑非是”意为:
A) 刚见面就不认识
B) 刚看到就怀疑
C) 刚开始就喜欢
诗中提到的“映水连成璧”指的是什么?
A) 月光映在水面上
B) 明亮的星星
C) 夕阳的余晖
“衔山曲挂弓”中的“衔”字可理解为:
A) 持有
B) 连接
C) 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