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舞诗二首 其二

《咏舞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4:37:51

诗句

可怜称二八,逐节似飞鸿。

悬胜河阳伎,暗与淮南同。

入行看履进,转面望鬟空。

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

上客何须起,啼乌曲未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7:51

原文展示

可怜称二八,逐节似飞鸿。
悬胜河阳伎,暗与淮南同。
入行看履进,转面望鬟空。
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
上客何须起,啼乌曲未终。

白话文翻译

可怜的舞者年方十六,舞姿轻盈如飞鸿。
她的技艺胜过河阳的乐师,暗中与淮南的舞者媲美。
走入舞场看她的脚步轻盈,转过头去望她的发髻空荡荡。
手腕上饰有华丽的玉器,衣襟随风飘动如意。
高朋何必起身相迎,乌鸦的啼鸣曲调尚未结束。

注释

  • 二八:指年纪的少女,形容其年轻美丽。
  • 飞鸿:比喻舞姿轻盈,像鸿雁飞翔。
  • 河阳:古地名,指河阳的乐师,指舞者技艺高超。
  • 淮南:指淮南地区的舞者,暗示同样的才华。
  • 履进:指舞步的进展,形容舞者的轻巧。
  • :指发髻,古代女性的发型。
  • 苕华:指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美丽的装饰。
  • 如意风:形容衣衫随风飘舞,意象轻快自由。
  • 啼乌曲:指乌鸦的叫声,代指未完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萧纲,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南朝,志趣高远,擅长五言诗和乐府,作品多描写舞蹈、音乐及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乱导致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了对舞者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美和和谐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咏舞诗二首 其二》通过描绘舞者的轻盈舞姿和优雅形象,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对音乐舞蹈的热爱和欣赏。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位年轻舞者的美丽与才华,开头两句“可怜称二八,逐节似飞鸿”便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舞者的轻盈与灵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随后提到的“悬胜河阳伎,暗与淮南同”,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调舞者的卓越技艺。

诗中“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描绘了舞者在舞动中手腕的华丽装饰与衣衫的飘扬,展现出一种动人的美态,仿佛在诉说着舞者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最后一句“上客何须起,啼乌曲未终”不仅表现了对舞者表演的陶醉,也映射出一种对音乐和舞蹈艺术的沉浸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对年轻生命的赞美和对艺术的尊重,体现了萧纲对舞蹈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可怜称二八”:描绘舞者年轻美丽,令人怜爱。
  2. “逐节似飞鸿”:舞姿轻盈,宛如鸿雁飞翔,形容其舞动的优雅与灵动。
  3. “悬胜河阳伎”:与河阳的乐师相比,舞者技艺更胜一筹,暗示其非凡才能。
  4. “暗与淮南同”:与淮南的舞者相媲美,进一步强调舞者的出众。
  5. “入行看履进”:观众从舞者的步伐中感受到其轻盈的舞姿。
  6. “转面望鬟空”:回头望去,看到她的发髻,仿佛空灵,突出舞者的美。
  7. “腕动苕华玉”:手腕上的玉饰随舞动而闪烁,增添舞者的华丽。
  8. “衫随如意风”:衣裳随风飘扬,象征自由与洒脱。
  9. “上客何须起”:高朋不必起身迎接,表示对舞者表演的全神贯注。
  10. “啼乌曲未终”:乌鸦的歌声尚未结束,暗示舞者的表演仍在继续,令人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逐节似飞鸿”,通过比喻使舞者的身姿更加生动形象。
  • 对仗:如“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形成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 拟人:将“啼乌曲”与人类的感情连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舞者的赞美,表达了对美与艺术的崇尚,展现了舞蹈所带来的生动与活力,传递出一种对生命与青春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鸿:象征轻盈与自由,代表舞者的优雅。
  • 苕华:美丽的装饰,象征华贵与女性的柔美。
  • 如意风:象征自由与洒脱,反映出舞者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南北朝
    • C. 宋代
    • D. 明代
  2. “可怜称二八”中的“二八”指的是:

    • A. 二十岁
    • B. 十六岁
    • C. 二十六岁
    • D. 八岁
  3. 诗中提到的“啼乌曲”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舞者结束表演
    • B. 舞者继续表演
    • C. 高朋离去
    • D. 夜晚来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丽人行》,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才华。

诗词对比: 比较萧纲的《咏舞诗二首》与杜甫的《丽人行》,两者均描绘女性之美,但前者更侧重于舞蹈的优雅与轻盈,而后者则强调女性的气质与才华,体现了不同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骏运使八咏堂 其四 竹轩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 可笑口号 蒲氏别墅十咏·鱼池 送王存之 百舌鸟 守居园池杂题 菡萏轩 青山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来者可追 二字旁的字 休牛散马 飞盐 轻财好士 韦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铜匠 黽字旁的字 酒囊饭袋 蜀锦吴绫 深輮 包含顶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祅讹 天随人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