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

《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

时间: 2025-04-27 08:00:53

诗句

涪江东岸有云林,峦岭索回涧谷深。

何事迟留未归去,强颜犹唱草堂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0:53

原文展示:

涪江东岸有云林,峦岭索回涧谷深。何事迟留未归去,强颜犹唱草堂吟。

白话文翻译:

涪江的东岸有一片云雾缭绕的林子,山峦连绵,溪谷深邃。为何迟迟不归去,勉强自己还在吟唱草堂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涪江:指流经四川盆地的一条河流。
  • 云林:云雾缭绕的林子,形容景色幽美。
  • 峦岭:连绵的山岭。
  • 索回:曲折回环。
  • 涧谷:山间的溪谷。
  • 强颜:勉强装出笑容或保持某种状态。
  • 草堂吟:指在草堂中吟诗,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的诗作或杜甫的诗。

典故解析:

  • 草堂吟:可能暗指杜甫在成都的草堂,杜甫在此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造诣。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四川期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留恋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四川涪江东岸时所作,面对幽美的自然景色,作者产生了留恋之情,但又因某种原因未能归去,只能勉强自己继续吟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涪江东岸的云林和深邃的涧谷,通过“峦岭索回”和“涧谷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幽深。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强颜犹唱草堂吟”一句,既显示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勉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涪江东岸有云林”,描绘了涪江东岸的云雾缭绕的林子,营造出一种幽美的自然氛围。
  • 第二句“峦岭索回涧谷深”,通过“峦岭索回”和“涧谷深”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山峦的连绵和溪谷的深邃,增强了自然景色的壮美。
  • 第三句“何事迟留未归去”,提出了疑问,表达了作者对归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 第四句“强颜犹唱草堂吟”,通过“强颜”和“草堂吟”的结合,显示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勉强。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云林”比喻幽美的自然景色。
  • 拟人:“强颜”拟人化,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勉强。
  • 对仗:“峦岭索回”与“涧谷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归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林:幽美的自然景色。
  • 峦岭:连绵的山岭。
  • 涧谷:深邃的溪谷。
  • 草堂吟:对诗歌的热爱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林”是指什么? A. 云雾缭绕的林子 B. 云中的林子 C. 云和林子的结合 答案:A

  2. 诗中的“强颜犹唱草堂吟”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诗歌的热爱 B. 对归去的渴望 C. 无奈和勉强 答案:C

  3. 诗中的“涪江东岸”是指什么地方? A. 四川盆地的一条河流 B. 长江的东岸 C. 黄河的东岸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归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文同《涪江东岸有云林》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归去的渴望,但文同的诗更加简洁,情感更加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对比文同的诗作,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

相关查询

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 舟过桐庐三首 其三 晓登水亭 探梅 寄题临武知县李子西公廨君子亭 芗林五十咏 其三十一 梨花原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晚晴 和周子中病中代书之韵兼督胡季文季永游山之 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寄养直时未祝发"等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吐鸿畅 肉字旁的字 以白诋青 至诚如神 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迹罕至 长筭远略 半瓶醋 心长力弱 尽性 文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研搜 言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扈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