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0:21
应俗长辞疾,登山道未孤。
逢辰供极目,随意访名图。
秋气归黄叶,年光过白驹。
古今风尚异,无复插茱萸。
应当顺应习俗,因此长久告别了疾病,登上山道却并不孤单。在这个时节,可以远望美景,随意寻访名胜古迹。秋天的气息使树叶变黄,岁月如白驹般迅速流逝。古今风俗各异,如今已没有人再插茱萸。
严古津,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人生感悟为题材,风格清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登上粤秀山,借此机会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诗中提到的茱萸,反映了传统节日的习俗,显示出古今风俗的差异。
这首诗以登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前两句开篇即引入了登山这一行动,表达了诗人对身体健康的庆贺与对自然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逢辰供极目”表现出他在这美丽的时节中所获得的视野和心灵的愉悦,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感。
“秋气归黄叶,年光过白驹”两句则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秋天的到来使得一切都显得更加短暂和珍贵,诗人以“白驹”来比喻时间的迅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思。最后一句“古今风尚异,无复插茱萸”则以传统习俗的消逝为结尾,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怀念,揭示了时代的变迁让人对传统的追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深邃,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对健康、友情、时间流逝及传统文化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古老习俗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白驹”象征什么?
“登山道未孤”表达了什么?
诗人提到的“无复插茱萸”反映了什么?
可以将严古津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关注人生的哲理和时间的流逝,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悟,两个诗人在表达方式和主题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