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38
未尝学斩伤鼻,不待狂言炙眉。
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子。
我从未学过用刀割伤自己的鼻子,也不需要狂妄的言辞来炙烤我的眉头。
祸福并不是自己可以求来的,遭遇逆境时应当顺应接受。
该诗中提到的“祸福非自求者”反映了道家和佛教的命运观,强调个人的遭遇往往超出个人意志的控制,建议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的法则与命运。
刘克庄(1185年-1269年),字迪庵,号天池,宋代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词和诗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时期。诗人在个人体验中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苦乐,借此表达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以“未尝学斩伤鼻”作为开篇,意在强调人生中不应自我伤害,而应珍惜生命,顺应命运的安排。接下来的“狂言炙眉”则进一步揭示了虚妄与极端行为的荒谬,暗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人们应当保持冷静和理智。最后两句“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子”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祸福往往不在于个人的追求,而是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受,这种哲理深刻而耐人寻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韵律上也保持了良好的节奏感,增强了其表达的力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控,倡导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面对。
诗中提到的“斩伤鼻”是指什么?
A. 自我伤害
B. 友情的破裂
C. 对生命的热爱
诗人认为幸福与不幸是:
A. 自己可以求得的
B. 自然的产物
C. 通过努力获得的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接受命运的安排
C. 抗争不公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为内敛,强调对命运的接受,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思想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