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3:00
送允从上人还庐山
梅尧臣 〔宋代〕
山高云在下,诸壑藏半空。
千重万重翠,正望落日中。
不知野僧归,石径寒易通。
松间无人扫,陨叶如断鬉。
独行逢暮寒,衣裂溪上风。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和云雾相互映衬的景象,山谷被云层遮掩。山的层峦叠嶂在夕阳的照映下显得格外翠绿。诗人不知山中隐居的僧人何时归来,石头的小路在寒冷中显得难以通行。树林中无人打扫,落叶随风飘落,像是头发被剪断一样。独自一人行走在暮色中,寒风袭来,衣服在溪水边被撕扯。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通过描绘高山、隐士等意象,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山中隐士的形象也与古代文人追求清静、淡泊的理想相呼应。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德辉,号青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隐士生活,常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友人返庐山之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离别时的孤独与寒冷的情感。
梅尧臣的《送允从上人还庐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和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中前四句描绘了高山与云雾的关系,展现出一种空灵的美感。尤其是“千重万重翠,正望落日中”,在夕阳的映照下,山的层次愈加鲜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后两句则转入诗人的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和对隐士生活的憧憬。整个诗篇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隐含着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那种环境中的孤独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多处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陨叶如断鬉”将落叶与人的头发相提并论,突显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隐士生活的清静,以及在孤独中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千重万重翠”是描写的什么?
A. 人物
B. 自然景色
C. 生活琐事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野僧”指的是谁?
A. 诗人
B. 隐士
C. 农民
D. 商人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生气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