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58:30
身闲官冷巧相如,草舍柴扉况并居。
刮目尚为三日别,论心真胜十年旧。
屡烦折简催羸马,知有新妆出绮疏。
兴发会须携短策,要看风味慰逃虚。
我身处闲散、官职冷清的生活,与你相处的环境也不过是简陋的草屋和柴扉。
三天不见,彼此的眼光再度相交,心中的情感比起十年的老友更为真切。
屡次烦请你来信,催促那只瘦弱的马,想必是为了你那新装的笔墨而来。
兴致勃勃的时候,我想带着短策(小笔记),想要看看你所品味的风情,来慰藉我的虚无感。
曾协,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友谊、生活的感悟。
本诗是曾协奉赠给友人的回复,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当时文人之间的相互勉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节奏轻快,音韵和谐。通过对比身处闲散与官职冷清的状态,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诗中提到的“草舍柴扉”构建了一种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刮目尚为三日别”一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使人感受到即使时间不长,彼此的心灵也能够产生共鸣,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而“屡烦折简催羸马”,则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尽管生活清贫,但对朋友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依然强烈。
最后“要看风味慰逃虚”一句,展现出作者希望通过与朋友的交流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表露出作者对短暂分别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身闲官冷”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刮目尚为三日别”中的“刮目”指的是什么?
诗中反复提到“羸马”有什么象征意义?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曾协的诗更加细腻内敛,而李白的诗则豪放激昂,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