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3:01
复偶见三绝
作者: 韩偓 〔唐代〕
雾为襟袖玉为冠,
半似羞人半忍寒。
别易会难长自叹,
转身应把泪珠弹。
桃花脸薄难藏泪,
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
几回抬眼又低头。
半身映竹轻闻语,
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
不胜情绪两风流。
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微寒的雾气中,身着轻盈的衣裳,头戴珠玉冠冕,显得既娇羞又忍耐寒冷。离别容易重聚却难,令人长自叹息。她转身时,眼泪似乎要滑落。桃花般的面容难以掩饰泪水,柳叶般的眉目容易流露愁苦。虽然未曾显露出内心的秘密,但却在面前微笑,几许回眸却又低头不语。她的半身映在竹影中,轻声细语似乎在耳边响起,一只手轻轻揭开帘子,微微转身。这样的情感,旁人未必能够察觉,只是感叹情绪如风般流动。
作者介绍
韩偓,字君仪,号天池,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884年。他的诗风细腻,常描写人生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变化,尤其擅长描写女性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对情感的表达更为细腻和丰富。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复偶见三绝》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诗人运用“雾”和“玉”这两种意象,营造出了一种轻柔而又略显寒意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的世界,女子的娇羞和微寒感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怜惜。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女子在离别后的孤寂与愁苦,尤其是“转身应把泪珠弹”,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此时,桃花的娇羞与柳叶的忧愁交相辉映,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对比。诗的后半部分,女子的情感越发细腻,微笑与低头之间的反复,体现出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入微,展现了离别时的苦涩与对重聚的渴望,既有外在的自然景物描写,又有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在离别时的情感,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重聚的期待,展现了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韩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明代
C) 唐代
D) 清代
“桃花脸薄难藏泪”中“桃花”用来比喻什么?
A) 气候
B) 美丽的女子
C) 春天
D) 悲伤
诗中表现出女性的哪种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